[发明专利]一种多花兰的组培快繁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112094.1 申请日: 2017-11-13
公开(公告)号: CN107711506A 公开(公告)日: 2018-02-23
发明(设计)人: 秦素梅 申请(专利权)人: 秦素梅
主分类号: A01H4/00 分类号: A01H4/00;A01N65/42;A01N37/02;A01P1/00
代理公司: 南宁新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5119 代理人: 但玉梅
地址: 541000 广西壮族自***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多花兰 组培快繁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花兰的组培快繁方法。

【背景技术】

多花兰(Cymbidium floribundum)为兰科兰属附生类植物,属《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物种,为我国二级保护植物。多花兰主要分布于云南、广西、广东、福建等我国长江以南各省;生于海拔100-3300m的林中、林缘树上,或沿溪谷岩壁上。其叶带型革质、具有光泽,抗旱防寒力强;花带香气,花期较长,花色繁丽多姿,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是较理想的盆栽花卉之一。

多花兰花芽易分化,花期长,栽培容易,生长快,适应性强,是很好的观赏花卉。长期以来,多花兰以分株繁殖为主,但繁殖速度慢。想要在短时间内得到更多的植株,可以利用组织培养的方式繁殖,国内对多花兰进行组培繁殖的报道很少。目前,也有一些学者研究了采用多花兰茎尖做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得到多花兰苗的方法,但多花兰茎尖容易染菌,且其茎尖幼嫩,对化学消毒剂敏感,容易受到伤害,导致培养过程中增殖率和分化率低;另外,由于相关的研究较少,没有找到更适合茎尖分化组织生长的培养基,导致组织培养过程中,培养周期长,培养成效不尽人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多花兰的组培快繁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对外植体的伤害小,且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培养基配方可显著提高多花兰的诱导分化率、外植体增殖系数及生根率,缩短培养周期,提高多花兰组培苗的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花兰的组培快繁方法,包括外植体的消毒、诱导培养、继代培养及壮苗培养,具体步骤为:

(1)外植体的消毒:采集多花兰的茎尖作为外植体,外植体长2cm-4cm,首先用流水冲洗,再用体积浓度为75%的酒精浸泡1min后剥去表面部分叶片,接着在植物消毒液中浸泡8min-15min后继续剥去部分叶片,随后在所述植物消毒液中继续浸泡5-10min,用无菌水冲洗2-4次,最后移入超净工作台内,在解剖镜下剥去剩下的叶片,露出生长点,用解剖刀切取2-5mm大小的茎尖分生组织;所述植物消毒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制成:乙酰紫草素0.05-0.08份,芦荟汁5-8份,夹竹桃叶提取物0.1-0.2份,吐温-60 2-4份,水95-100份;

(2)诱导培养:将所述茎尖分生组织接种在诱导培养基内,在温度为25±1℃,光照为2000LX,每天光照10-14h的条件下培养48-52天,得多花兰园球茎;所述诱导培养基的组成为:花宝1号3g/L+活性炭1g/L+赤霉素1mg/L-2mg/L+琼脂5.0g/L-8.0g/L+蔗糖2.0g/L-4.0g/L+辣木叶汁5.0g/L-8.0g/L+枸杞叶汁3.0g/L-5.0g/L;

(3)继代培养:将步骤(2)中生长得到的多花兰园球茎转接入继代培养基内,在温度为25±1℃,光照为2000LX,每天光照10-14h的条件下培养,随着园球茎的生长不断更换培养基,继代培养75-85天后,得到长根长叶的多花兰幼株;

(4)壮苗培养:将多花兰幼株转接到壮苗培养基中,培养至根数为3-5条,叶片3-4片,苗高4-8cm,即得到可以移栽的多花兰幼苗。

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继代培养基的组成为:花宝1号3g/L+活性炭1g/L+萘乙酸2mg/L-3mg/L+琼脂5.0g/L-8.0g/L+辣木叶汁5.0g/L-8.0g/L+枸杞叶汁3.0g/L-5.0g/L+蔗糖2.0g/L-4.0g/L。

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壮苗培养基的组成为:1/2MS+活性炭1g/L+吲哚丁酸0.4mg/L-0.6mg/L+琼脂5.0g/L-8.0g/L+辣木叶汁5.0g/L-8.0g/L+枸杞叶汁3.0g/L-5.0g/L+蔗糖2.0g/L-4.0g/L。

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夹竹桃提取物的提取方法为:将新鲜夹竹桃叶捣碎成浆,用体积浓度为70%-75%的乙醇回流提取2-6次,乙醇与所述夹竹桃叶的液料比为5-8:1;合并滤液,浓缩、干燥得夹竹桃叶醇提物;以丙酮∶正丁醇体积比为3-4:1的混合液为提取剂,向所述夹竹桃叶醇提物中加入提取剂,提取2-5次,合并提取液,回收所述提取剂得到夹竹桃叶抑菌成分提取物。

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辣木叶汁和枸杞叶汁的制备方法是:先洗净叶片然后充分捣碎,再用纱布过滤,所述滤液即为相应的汁。所述芦荟汁是将芦荟除去表皮后,用机器搅打成汁得到的。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素梅,未经秦素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120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