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定位报警的取现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59340.1 | 申请日: | 2017-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626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桂文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位置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40/02 | 分类号: | G06Q40/02;G06Q20/4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崔自京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定位 报警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定位报警的取现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取现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并与银行卡绑定的手机卡所在具体地理位置进行位置匹配;判断若二者之间的距离是否大于阈值一;判断二者之间的距离是否大于阈值二;判断用户是否连续多次输错密码;自动抓拍取现操作用户的照片与公安机关网上追逃和重点关注人群进行人工智能识别;识别结果一致,则提示取现操作失败并自动向公安机关报警;识别结果不一致,则提示取现操作失败。本发明验证方式严谨,可有效防止银行卡盗刷不法分子流动作案的违法行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费支付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定位报警的取现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银行卡作为重要的非现金支付工具,其交易的快捷便利摆脱了现金的制约,使持卡人消费决策更加快速,消费意愿更加强烈,消费行为更加活跃,从而有效发挥拉动消费的作用,各入网金融机构都把银行卡业务的发展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给予高度重视,柜员机及POS网络运营得到广泛推广。
可是在银行卡普及的过程中也随之产生了被盗刷的风险。现有的入网金融机构仅通过密码认证取现过程,验证方式单一,一旦密码被复制窃取,持卡人则失去了唯一的银行卡保护屏障,不具备严格的防盗刷银行卡的功能,借由银行卡复制器等高科技作案设备,曾经最安全的银行账户被不法分子轻易洞穿。依据目前典型的银行卡盗刷案例,不难发现其具有不法分子流动作案的特点,现有的防盗刷手段也无法从根源防止不法分子的盗刷行为。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有效防止银行卡盗刷不法分子流动作案的自动定位报警的取现方法及系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定位报警的取现方法及系统,采用多方验证取现操作用户身份的方式,对取现操作用户位置与取现终端位置严重不匹配,或连续输错密码的取现操作,自动抓拍取现操作用户照片,并利用人工智能识别技术与公安机关网上追逃和重点关注人群数据库进行匹配,对于嫌疑人员自动向所在地公安机关报警。本发明验证方式严谨,可有效防止银行卡盗刷不法分子流动作案的违法行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定位报警的取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取现终端检测到用户启动银行卡取现操作,获取取现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即定位点A,并与银行卡绑定的手机卡所在具体地理位置,即定位点B,进行位置匹配;
步骤2:若定位点A与定位点B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先设定的阈值一,则直接进入步骤4;若定位点A与定位点B之间的距离大于预先设定的阈值一,则向银行卡绑定的手机卡发送验证提示,在取现终端验证通过后进入步骤4;若验证失败,则进入步骤3;
步骤3:判断定位点A与定位点B之间的距离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阈值二,若是,则直接进入步骤5;若否,则提示取现操作失败;
步骤4:判断用户是否连续多次输错密码;若是,则进入步骤5;若否,则提示取现操作成功;
步骤5:自动抓拍取现操作用户的照片并上传存储,与公安机关网上追逃和重点关注人群进行人工智能识别;识别结果一致,则提示取现操作失败并自动向公安机关报警;识别结果不一致,则提示取现操作失败。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自动定位报警的取现方法中,所述步骤2中若定位点A与定位点B之间的距离大于预先设定的阈值一,则向银行卡绑定的手机卡发送验证提示,所述取现终端的显示器弹窗提示需要输入验证码信息,取现操作用户输入验证码信息与所述验证提示信息一致,则验证通过;若用户输入验证码信息与所述验证提示信息不一致,则验证失败。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自动定位报警的取现方法中,所述阈值一的设定值小于所述阈值二的设定值。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自动定位报警的取现方法中,所述步骤3中连续输错密码的判断次数为预先设定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位置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位置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93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