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除碳五馏分中异戊烯炔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56750.0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14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黄勇;常慧;叶军明;孙骏;张景明;曹强;瞿卫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7/12 | 分类号: | C07C7/12;C07C11/18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五 异戊二烯 异戊烯 脱除 改性活性炭 选择吸附 炔烃 石油化工技术 浸渍 活性炭 安全隐患 降低装置 生产能耗 生产原料 生产装置 碳化处理 碳五馏份 原料混合 萃取精馏 碱溶液 烘干 吸附 | ||
本发明属于石油化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脱除碳五馏分中异戊烯炔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将经过萃取精馏过程后的含有异戊烯炔的碳五馏分采用改性活性炭进行选择吸附,实现碳五馏分中的炔烃的脱除;其中:所述改性活性炭由活性炭在碱溶液中浸渍后,烘干,再碳化处理得到。本发明经吸附后的碳五馏分中炔烃含量可有效降至15mg/kg以下;选择吸附后的碳五馏份与碳五原料混合作为异戊二烯生产原料,既可消除生产装置的安全隐患,又可以避免宝贵的异戊二烯资源浪费,也可有效提高异戊二烯的产品质量,降低装置生产能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化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脱除碳五馏分中异戊烯炔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石脑油蒸汽裂解制乙烯的过程中副产相当数量的碳五馏份,碳五馏份通过分离可以生产间戊二烯、异戊二烯和双环戊二烯产品,这三种双烯烃由于其特殊的分子结构,化学性质活泼,经过下游加工后可转化为一系列附加值较高的化工产品。因此,分离利用碳五馏分对于提高乙烯装置的经济效益,综合利用石油资源有深远的意义。
异戊二烯是合成橡胶的主要原料,为了防止异戊二烯聚合时催化剂中毒,要求聚合级异戊二烯产品中炔烃总含量≤15mg/kg。在碳五分离装置中,为了获得高纯的异戊二烯,满足其聚合级异戊二烯的要求,工业上普遍采用萃取精馏法来满足其生产需要。通常采用两次萃取精馏工艺来进行异戊二烯精制。该方法的优点是可以脱除微量环戊二烯等杂质的同时将异戊二烯中的总炔烃脱除至较低含量,缺点是需要较高的能耗,并且在分离过程中炔烃会在某些设备中浓缩为操作带来不安全因素。
萃取精馏制取高纯异戊二烯的方法会使炔烃在生产单元的脱轻塔塔顶和汽提塔塔顶富集。这部分碳五馏分炔烃含量约为1~5%。目前这部分碳五馏分与碳五装置的原料混合后,重新作为原料进入碳五分离装置,循环套用的碳五馏份将会明显提高原料中的炔烃含量,当碳五馏分中炔烃含量富集到一定的浓度,会作为副产物从生产装置中分离出来,该方法异戊二烯损失多,浪费了宝贵的异戊二烯资源,能耗大,并为生产装置带来不安全因素,降低异戊二烯的收率,使得过程经济性较差。
采用选择吸附除去碳五馏分中炔烃杂质的方法是一种经济可行的方法,吸附法是利用被分离的物质在吸附剂上的吸附能力不同,分离系数不同,从而将其分开,以达到提纯某物质的目的。这一过程要求吸附剂具有较高的吸附容量和较高的吸附选择性,能够有效除去碳五馏分中的炔烃,而且还要尽量减少目标产物异戊二烯的损失。
对于碳四/碳五馏分脱炔烃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选择加氢脱炔烃方面的研究。北京化工研究院和石油化工学院有关催化剂制备以及脱炔烃方法的报道:
石油化工学院的张谦温(中国专利CN102886262A)报道一种自制催化剂用于C4馏分脱炔烃的方法,针对现有萃取分离丁二烯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碳四炔烃选择加氢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北京化工研究院(中国专利CN1412165A)公开了一种碳五馏分分离方法。介绍了异戊二烯制取单元中通过选择加氢脱除碳五馏分中炔烃的工艺。碳五原料在经过脱轻塔和脱重塔原料预处理单元后,物料进入选择加氢反应器,通过选择加氢反应将其中的异戊烯炔和2-丁炔等炔烃脱除,加氢物料进入萃取精馏单元,可以得到高纯度异戊二烯。
北京化工研究院的田保亮在中国专利CN1410515A中提供了一种选择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在碳五馏分中应用,该催化剂是以氧化铝为载体的多金属催化剂,至少一种第ⅠB族金属,至少一种第Ⅷ族金属,至少一种碱金属,各族金属分别浸渍载体的方法制备,每一步浸渍后进行干燥焙烧处理。通过选择加氢反应,有效脱除碳五馏分中的炔烃。
对于吸附脱炔烃的研究目前报道最多的是关于C2/C3方面,浙江大学中国专利CN105944680A,报道一种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为吸附剂,选择性的吸附丙烯丙炔混合气中的丙炔,得到纯化后的丙烯气体。四川天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采用吸附剂脱除乙炔中的C3+以上烃类杂质,从而得到高纯度乙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67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