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机起落架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35522.5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003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陈嫣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道勤信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25/62 | 分类号: | B64C25/62;B64C3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机 起落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人机起落架。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旋翼飞行器起落架大多采用单边一杆的模式,即飞行器两侧分别设置有T字形结构的支架,传统这种结构的起落架,结构单一并且支撑强度比较差,在降落时稳定性不够,有侧翻可能性,同时制造过程中普遍采用一体成型的制造方式,因此使得制造成本也高,在现有技术中,如申请号为201520457077.1的实用新型专利,它包括两根大致呈倒V形结构的三通弯管接头以及用来作为无人机支撑部分的支撑架,每根三通弯管接头的顶端连接端分别连接在无人机的机体两侧,每根三通弯管接头的下端连接端分别具有两个插入口,每个插入口内分别插接有一根支撑架,每根支撑架的下端分别插入在一根大致呈T形结构的三通直管内,每根三通直管还分别具有一个水平通孔,位于无人机同一侧的两根三通直管的水平通孔内穿插有连接杆,该专利虽然降低了制造成本,但是在无人机在降落的过程中,起落架会与地面产生撞击,如果撞击的力度大的无人机内部会受到晃动,严重时可能会产生故障,影响无人机的飞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起落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人机起落架,包括无人机,所述无人机的底端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底端外侧均安装有凹块,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底端中心处均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底端安装有第一内板,所述第一内板的底部左右两侧和橡胶块相连所述橡胶块的外侧安装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顶端外侧均安装有第一支杆,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内侧顶部均安装有第二垫片,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内壁中心处安装有凸块,所述第二连接板通过凸块与第一内板相连,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底端中心处安装有起落架,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外侧均安装有侧块,所述侧块的外侧中心处均安装有第二内板,所述第二内板的内侧中心处均安装有支杆块,所述支杆块的内壁之间安装有多个第一挡块,所述第一挡块的之间均安装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的外壁均套接第一套板,所述第一套板的内侧之间中心处安装有第二支杆。
优选的,所述起落架的底端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的外壁均套接有第二套板,所述第二套板的内侧均安装有第三支杆,所述第三支杆的底端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中心处通过第二弹簧与起落架相连。
优选的,所述第二滑杆的底端安装有第二挡块。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底端安装有第一垫片。
优选的,所述第一套板的外侧中心处均安装有气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无人机起落架,当无人机降落时,通过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配合,无人机通过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进行缓冲,第一连接板通过无人机进行固定,通过侧块可以将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进行固定,第二连接板通过起落架与地面连接,起落架可以将无人机进行支撑,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通过第一弹簧进行缓冲,通过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向内贴合时第一支杆和凹块扣合,第一支杆和凹块辅助第一弹簧进行缓冲,第一弹簧通过第一内板扣合在橡胶块内部起到固定,通过凸块与第一内板相扣合加固连接,侧块之间通过第二内板固定支杆块,支杆块内部通过第一挡块固定第一滑杆,通过第一套板在滑动时防止与支杆块碰撞磨损,第一套板之间通过第二支杆进行固定,通过侧块可以将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进行固定,第二连接板通过起落架与地面连接,起落架对即将降落的无人机进行支撑,通过该装置的缓冲,防止了降落时与地面产生撞击内部会受损,有效的避免了因为撞击产生故障无法飞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连接板剖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侧块剖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二弹簧正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中:1、无人机,2、第一连接板,3、第二连接板,4、侧块,5、第一垫片,6、第一弹簧,7、第一内板,8、凸块,9、橡胶块,10、第一支杆,11、凹块,12、第二内板,13、支杆块,14、第一挡块,15、第一套板,16、第一滑杆,17、气垫,18、第二支杆,19、起落架,20、第二滑杆,21、第二套板,22、第三支杆,23、第二弹簧,24、底板,25、第二挡块,26、第二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道勤信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道勤信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355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儿童帽子(XJ‑05)
- 下一篇:儿童帽子(XJ‑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