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成型体制造方法和成型体制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17363.6 | 申请日: | 201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675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永川悠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2D11/01 | 分类号: | B22D11/01;B22D11/14;B22D1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蔡胜有;冷永华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型体 熔融金属 散热涂料 涂料喷嘴 形状限定 成型体制造装置 熔融金属表面 制造 表面喷射 截面形状 凝固点 吹送 炉中 凝固 测量 配置 | ||
在一种成型体制造方法中,熔融金属从保持在保持炉中的熔融金属的熔融金属表面引出并通过配置为限定成型体的截面形状的形状限定构件,该成型体制造方法包括:测量所形成的成型体的表面温度使得已通过形状限定构件的被保持的熔融金属凝固;基于成型体的表面温度的测量结果调节涂料喷嘴的高度使得向其吹送散热涂料的成型体的表面温度变为熔融金属的凝固点以下;以及从涂料喷嘴向成型体的表面喷射散热涂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成型体制造方法和成型体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号5373728公开了一种用于制造金属成型体的装置。在日本专利号5373728中公开的设备中,当引锭被浸入到熔融金属的表面(即,熔融金属表面)中并随后上引引锭时,由于熔融金属的表面膜和表面张力,熔融金属也随着引锭被引出。这里,可以连续地形成具有期望截面形状的成型体使得熔融金属经由布置在熔融金属表面上的形状限定构件引出,然后将如此引出的熔融金属冷却。
在日本专利号5373728中公开的装置中,形状限定构件仅限定成型体的截面形状,而不限定成型体的纵向形状。由于这个缘故,通过在沿水平方向移动形状限定构件(或引锭)的同时上引引锭,可形成具有各种纵向形状的成型体。更特别地,日本专利号5373728公开了一种在其纵向上不以线性形状、而是在纵向上以之字形状或螺旋形状形成的空心成型体(即,管)。
发明内容
同时,需要以高品质高效地制造具有热辐射性质的成型体如散热器。形成具有热辐射性质的成型体,例如以便向被加热的成型体的表面施加具有在高温下凝固的性质的含树脂涂料,以形成散热涂层。
这里,如果可以通过日本专利号5373728中公开的装置在成型过程中向处于高温状态下的成型体的表面吹送含树脂涂料,则可在成型体的表面上高效地形成散热涂层而不另外加热成型体。
然而,在此方法中,在其中向从熔融金属表面上引但尚未凝固的熔融金属吹送涂料的情况下,尚未凝固的熔融金属的截面形状因吹送压力而变形,这可能降低成型体的品质。
本发明提供了成型体制造方法和成型体制造装置,其各自可在成型体的表面上高效地形成散热涂层而不降低成型体的品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成型体制造方法为用于制造成型体的成型体制造方法,所述成型体制造方法使得熔融金属从保持在保持炉中的熔融金属的熔融金属表面引出并通过配置为限定成型体的截面形状的形状限定构件,并且所述成型体制造方法包括:测量所形成的成型体的表面温度使得已通过形状限定构件的熔融金属凝固的步骤;基于成型体的表面温度的测量结果调节涂料喷嘴的高度使得向其吹送散热涂料的成型体的表面温度变为熔融金属的凝固点以下的步骤;以及从涂料喷嘴向成型体的表面喷射散热涂料的步骤。这可防止散热涂料被吹送到从熔融金属表面上引但尚未凝固的熔融金属,从而使得可以防止成型体的品质的降低。
根据本发明的这一个方面的成型体制造方法可配置为使得:基于成型体的表面温度的测量结果向上移动涂料喷嘴使得向其吹送散热涂料的成型体的表面温度变为熔融金属的凝固点以下;以及其后,当确定向其吹送散热涂料的成型体的表面温度为熔融金属的凝固点以下时,固定涂料喷嘴的高度。
在涂料喷嘴的高度的调节中,可调节涂料喷嘴的高度使得向其吹送散热涂料的成型体的表面温度不低于散热涂料凝固的温度,但低于散热涂料分解的温度。由此,吹送到处于高温状态下的成型体的表面的散热涂料正常凝固,使得可以高品质在成型体的表面上高效地形成散热涂层。
根据本发明的这一个方面的成型体制造方法可配置为使得:当确定向其吹送散热涂料的成型体的表面温度不低于散热涂料凝固的温度时,向上移动涂料喷嘴;当确定向其吹送散热涂料的成型体的表面温度低于散热涂料分解的温度并且低于足以使散热涂料凝固的温度时,向下移动涂料喷嘴;以及其后,当确定向其吹送散热涂料的成型体的表面温度不低于散热涂料凝固的温度但低于散热涂料分解的温度时,固定涂料喷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173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压真空浇注管
- 下一篇:一种铅酸蓄电池正极铅坯成型工艺及专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