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及其悬架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92051.0 | 申请日: | 2017-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935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赵雪利;杜华;易斌;沈伟;刘飞;李根;李剑;江洲;葛久刚;王玉洁;张宏;李思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7/00 | 分类号: | B60G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04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张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及其 悬架 支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悬架支架,包括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且第一连接段能够连接刀锋臂衬套和车身纵梁,而第二连接段能够连接扭转梁衬套与车身纵梁,并且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连接在一起,并均为开档结构。使用时,在采用刀锋臂式独立悬架时,第一连接段连接刀锋臂衬套,并与车身纵梁连接;在采用扭转梁非独立悬架时,第二连接段连接扭转梁衬套,并与车身纵梁连接;本申请中公开的悬架支架可在独立和非独立悬架形式上同时使用,打破了悬架形式的局限,同时满足了多种车型的安装需求,且同一车型下多连杆独立悬架可以切换非独立悬架,实现了两种悬架架构平台的共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悬架支架的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汽车及其悬架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乘用车后桥的悬架形式主要分为:多连杆独立悬架和扭转梁非独立悬架。两种后悬架多采用衬套与车身相连以满足整车舒适性和操控性的需求,衬套也多通过支架与车身相连。目前多采用刀锋臂式后四连杆独立悬架,并且刀锋臂通过刀锋臂支架连接衬套和车身,多采用扭转梁非独立悬架,扭转梁通过扭转梁支架连接衬套与车身。
刀锋臂支架和扭转梁支架负责连接底盘后桥与车身纵梁,连接本体与衬套,因此支架为后悬架的重要零件。
刀锋臂支架和扭转梁支架两种支架形式不同,刀锋臂支架开档在支架基准面上侧,扭转梁支架开档在支架基准面下侧。两支架形式不同,不可共用,需要单独设计。刀锋臂支架一般为整体冲压式,上部嵌入车身纵梁所开槽内,且上部采用开档形式,开档部分与刀锋臂衬套螺栓连接,与车身纵梁开口保证间隙配合。扭转梁支架一般也为整体冲压式,上部基准面与车身纵梁面贴合,下部采用开档结构,开档部分与扭转梁衬套螺栓连接,车身纵梁可采用封闭结构。
现阶段的支架设计中,刀锋臂支架和扭转梁支架分别设计,为两个独立个体,且多为一体冲压式。两个支架的设计开发在前期设计开发过程中工作量较大,并且这两种悬架不能互换应用,为此开发通用形式的后悬架支架势在必行。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悬架支架,以提高通用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悬架支架,以提高通用性。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悬架支架的汽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悬架支架,其包括:
能够连接刀锋臂衬套和车身纵梁的第一连接段;
与所述第一连接段相连的第二连接段,且所述第二连接段能够连接扭转梁衬套与车身纵梁,且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均为开档结构。
优选的,上述的悬架支架中,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通过中间段连接,所述中间段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为基准面。
优选的,上述的悬架支架中,所述中间段可为平板结构、向上凸起的拱形结构或向下凹陷的结构。
优选的,上述的悬架支架中,所述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和所述中间段为一体结构。
优选的,上述的悬架支架中,所述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和所述中间段为冲压成型为一体结构、焊接为一体结构、铸造为一体结构或锻造为一体结构。
优选的,上述的悬架支架中,所述中间段具有翻边结构,且所述翻边结构上具有安装孔。
优选的,上述的悬架支架中,所述安装孔为腰型孔,且所述腰型孔为冲压成型。
优选的,上述的悬架支架中,所述中间段具有用于与后桥定位安装的定位凸台。
优选的,上述的悬架支架中,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均具有用于与对应衬套螺纹连接的连接孔,且所述第一连接段具有防尘罩的配合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920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车辆TPMS传感器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板簧悬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