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降低棉麻混纺纱A、B两类纱疵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76254.0 | 申请日: | 2017-10-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04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先登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先登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D01H5/72;D01H5/00;D01H1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5002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低 混纺纱 两类纱疵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降低棉麻混纺纱A、B两类纱疵的方法,属于纺织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麻棉纱线织物具有更好的舒适性、凉爽、保形性优秀,是一种较纯棉类材质更高档的纺织产品资源,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是愈来愈喜欢穿用麻棉混纺类的服装,然而,在麻棉纱线的生产环节中,因麻纤维的细度和柔软性与棉纤维差异极大,在并粗工序中,皮辊嵌粘带花问题严重,导致并粗工序纺纱生活难做、成纱A、B两类纱疵奇高,百万米切疵数非常高,这些问题的存在可谓是由来已久,人们一直没有什么好的办法给予解决。
发明内容
为解决好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降低棉麻混纺纱A、B两类纱疵的方法,包括传统生产棉麻纱线采用棉麻条条混合,由头混并条机输喂导架聚合棉麻条呈交错并行的单排条向前输喂、进入并条牵伸区被牵伸混并的生产方式,其发明点在于:巧用麻、棉两种纤维性能差异大的特性,在并条混条工序的头道并条机上,采用棉麻条分层、聚靠、叠盖喂入并牵伸的生产方式,具体地:是在头道棉麻混合并条机的最后牵伸输喂罗拉再之后的空间内,分别加装一个条宽集合器、一根光滑的棉条分层导辊,分层导辊的功能是分隔导条架所输喂的聚混条为上下两排,棉条在上排,麻条在下排,条宽集合器的任务是将上下两排纤维条沿水平向中心上聚合、使其相靠无间隙,且上下两排条子呈为一个矩形的上下两边或接近于矩形的倒置等腰梯形的上下两底边之形态,约束上棉下麻两排条子聚靠、叠盖合一、进入并条牵伸区、进行牵伸混合,既可改善并条和的粗纱生活、目视粘带疵点、又可必然性地收获大幅降低成纱A、B两类纱疵的效果。
麻纤维粗而硬,采用分层、聚靠、叠盖喂入,让麻纤维在牵伸中,麻纤维条的底部与下罗拉握持面接触、上部由棉条须隔离,再由皮辊钳持控制,因棉纤维细而软,不会产生剧烈的纤维嵌带粘花问题,进而达到大幅降低头道混并的牵伸粘花疵点的目的,再配合适当选用较大口径的集束喇叭口,降疵效果更好。
头道混并的牵伸喂入宽度应比传统牵伸原有宽度窄50%及以上,进入二混并:因无法再保证仍有部分麻纤维不与皮辊接触,生产需要采用尽可能收紧集合器,用稍窄于传统纺纱牵伸宽度的偏窄宽度配置,即二混并的牵伸控制宽度需尽较传统工艺要求的窄宽度,这能收到因减少牵伸粘花疵点面积而降低粘花疵点,再配合适当选较大的集束喇叭口,降疵效果更好。
头、二混并牵伸的上下清洁器的完好状况要更好些,以确保粘花疵点不重返回带入牵伸须条中。
附图说明
图1是头道混并棉麻混合前的喂给分层原理示意图。
上述图中包括了:头道混并最后牵伸上皮辊1,麻棉混聚条2,头道混并最后牵伸下罗拉3,条宽集合器4,棉条5,须条分隔辊6,麻条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头道混并棉麻混合前的喂给分层工作原理,见图1。
图1是头道混并棉麻混合前的喂给分层原理示意图。
棉麻条按工艺要求从头混并条机的导架或台板上向前部牵伸区输喂,被人为操作改成为棉条5走须条分隔辊6之上,麻条7走须条分隔辊6之下,在须条分隔辊6的作用下,分别形成棉条5、麻条7的两个自然须条层,并在条宽集合器4的约束下,棉条5、麻条7的两个自然层收缩宽度至原有宽度的50%、使其向同一宽度中心垂线聚靠,形成“=”或倒置“二”字形的两排须条层,在进入头道混并最后牵伸上皮辊1与头道混并最后牵伸下罗拉3之前,又再次形成两个纤维层的聚靠、叠盖合一的喂入状态,进而保障牵伸过程中,麻纤维不接触或极少接触到皮辊,而达到既可改善并条和的粗纱生活及目视粘带疵点、又可必然性地大幅降低成纱A、B两类纱疵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先登,未经李先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762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