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银基复合钎料箔材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73712.5 | 申请日: | 2017-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955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许昆;王春琴;赵晓燕;刘毅;武海军;罗锡明;李伟;张健康;张文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5/30 | 分类号: | B23K35/30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赛晓刚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钎料箔材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银基复合钎料箔材及其制备方法,用于钎焊电真空元器件。所述银基复合钎料箔材的厚度为0.05‑1mm,锡含量为19‑21%,铜含量为21‑23%,余量为银。所述银基复合钎料箔材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尺寸相同且厚度为0.05‑0.5mm的银层、铜层和锡层按照Ag/Sn/Cu/Sn/Ag/……/Ag/Sn/Cu/Sn/Ag的结构方式进行有序叠放,预压制成总层数为5‑30层的银铜锡多层复合坯料,再轧制成厚度为0.05‑1mm的银铜锡箔材,经后续热处理可得到所述银基复合钎料箔材。本发明制备箔材产品韧塑性良好,能够冷冲裁成各种规格的预成型焊片,对铜、镍、高温和可伐合金等基材润湿性和焊接性能良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钎料,尤其是涉及一种银基复合钎料箔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钎焊是金属材料连接的重要方法之一,是许多领域的关键连接技术。钎料是为实现两种材料的结合而在钎焊接头间隙添加的填充物,按其熔化温度范围可分为硬钎料和软钎料。贵金属钎料是一类重要的有色金属钎料,其熔化温度适中,可润湿的基材类型广泛,钎焊接头力学性能优良,其研发和应用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
贵金属钎料是指由金、银、钯、铂等贵金属及其合金制成的合金钎料,其中熔化温度为400-600℃的金基和银基贵金属中温钎料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可用于电真空元件、微电子元器件封装等领域。目前得到开发的贵金属中温钎料主要包括Au-Ag系和Ag-Cu系两类,因其具有较低的饱和蒸气压,良好的润湿性、漫流性、耐腐蚀性等特点,适合新型电子封装材料的钎接。Au-Ag系贵金属中温钎料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但因其成本较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类钎料的广泛应用。Ag-Cu系贵金属中温钎料成本相对较低,可润湿的基材包括Cu、Ni、高温合金、可伐合金等多种类型,焊接性能能够满足新型电子封装的要求,成为研究和应用较多的一类贵金属中温钎料。
Ag-Cu系贵金属中温钎料是通过向Ag-Cu合金中添加适量Sn、In、Ge、Si等元素使钎料的熔化温度保持在400-600℃,同时改善钎料的各项性能。Sn的熔点仅为231.89℃,在Ag-Cu合金中添加12-20wt.%的Sn可以使合金的熔化温度处于400-600℃,该合金的显微组织主要由富Ag的α相和富Cu、Sn的β相组成,随着Sn含量的增加,合金中还会出现β’、γ’、ε1、ε’、δ等多种电子化合物,这些电子化合物的存在使得合金塑性降低、脆性升高,难以使用传统的轧制、拉拔等工艺加工成焊片或焊丝。现有研究表明,只有当钎料中的Sn含量≤12wt.%时Ag-Cu-Sn合金才具有较好的加工性能,而当Sn含量≥15wt.%则合金基本不具备加工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锡含量为19.0-21.0%且韧塑性良好的银基复合钎料箔材,它能够冷冲裁成各种规格的预成型焊片,同时该钎料对铜、镍、高温和可伐合金等多种基材具备良好的润湿性和钎焊性能。本发明还提供该银基复合钎料箔材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银基复合钎料箔材,其厚度为0.05-1.0mm,锡含量为19.0-21.0%,该复合钎料箔材成分的重量百分比,铜含量为21.0-23.0%,余量为银,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使用轧机将纯度为99.90%的银、铜、锡金属分别轧制成厚度为0.05-0.5mm的金属带材;
将所得银、铜、锡金属带材裁剪成尺寸相同的金属片材;
对所述尺寸相同的银、铜、锡金属片材进行表面清洁处理,去除所述金属片材表面的氧化物、杂质、油污等附着物,以便使相邻金属层的表面形成更好的结合;
所述尺寸相同的银、铜金属片材在500-550℃下真空热处理0.5-1.0小时,以降低银片和铜片的硬度,使后续轧制过程不易开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737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