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构件吊装安装专用起重平台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67009.3 | 申请日: | 2017-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86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焦安亮;冯大阔;黄延铮;张中善;陈璐;鲁万卿;吴耀清;张海东;曹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3/04 | 分类号: | B66C13/04;B66C23/60;B66C23/62;E04G21/04;E04G21/16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1125 | 代理人: | 张绍琳,郑园 |
地址: | 450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配式 混凝土 建筑 构件 吊装 安装 专用 起重 平台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精确定位、自动化、模块化程度高、装拆方便的集构件自动取放、吊运、调姿、就位、接缝施工于一体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构件吊装安装专用起重平台。
背景技术
现阶段我国工业化建筑已进入高速发展期,但目前装配式建筑施工装备尚未突破,采用传统装备施工存在自动化程度低、就位难度大、施工效率低、劳动强度高、安全保障困难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装配式建筑发展的瓶颈之一。因此研发适合我国国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装配式建筑施工新技术与新装备,已成为我国工业化建筑施工现代化发展的迫切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构件吊装安装专用起重平台,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自动化程度低、就位难度大、施工效率低、劳动强度高、安全保障困难等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构件吊装安装专用起重平台,包括相互连接的同步顶升控制系统、平台稳定控制系统、中控系统和吊装安装系统;其中,吊装安装系统包括:与建筑体相连接的支撑桅柱,支撑桅柱的上部设有吊装安装平台,吊装安装平台自下而上依次包括第一轨道层、临时定位支架层和第二轨道层,第一轨道层上活动设有第一轨道,第二轨道层上活动设有第二轨道,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相平行,第一轨道上设有楼板吊装机构,第二轨道上设有墙板吊装机构;临时定位支架层上设有伸缩支撑杆,伸缩支撑杆与建筑体相对应;吊装安装平台上还设有平台装拆机构,平台装拆机构与吊装安装平台活动连接且位于第二轨道层上方;建筑体的一侧连接有墙板垂直运输机构、另一侧连接有楼板楼梯垂直运输机构;墙板垂直运输机构与墙板吊装机构相对应,楼板楼梯垂直运输机构分别与楼板吊装机构、墙板吊装机构相对应。
所述支撑桅柱的上部设有平台爬升套架,平台爬升套架与吊装安装平台固定连接;支撑桅柱通过附墙与建筑体相连接。
所述第一轨道层的两侧平行设有第一滑道,第一滑道与第一轨道相配合,且第一轨道沿第一滑道滑动;第二轨道层的两侧平行设有第二滑道,第二滑道与第二轨道相配合,且第二轨道沿第二滑道滑动。
所述平台装拆机构包括两个移动臂,移动臂上均设有抓取机构,抓取机构沿移动臂滑动;两个移动臂分别安装在吊装安装平台的两侧;移动臂上设有混凝土布料机构。
所述墙板垂直运输机构包括垂直设置的两条第一运输道,两条第一运输道相互平行;第一运输道上设有墙板座且墙板座沿第一运输道滑动。
所述楼板楼梯垂直运输机构包括垂直设置的两条第二运输道,两条第二运输道相互平行;第二运输道上设有楼板座且楼板座沿第二运输道滑动。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构件吊装安装专用起重平台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通过同步顶升控制系统实现吊装安装平台平稳爬升到施工位置,通过平台稳定控制系统,将吊装安装平台调整到稳定、正常状态并对吊装安装平台进行检测;临时定位支架层的伸缩支撑杆伸出与建筑体接触,形成支撑;
S2:将墙板放在墙板座;楼板、楼梯放置在楼板座上,在中控系统的控制作用下,载有墙板的墙板座通过第一滑轨送至吊装安装平台,载有楼板或楼梯的楼板座通过第二滑轨送至吊装安装平台;
S3:墙板通过第二轨道上的墙板吊装机构运送至指定位置,并通过临时定位支架层进行支撑,楼板通过第一轨道上的楼板吊装机构运送至指定位置,楼梯通过第二轨道上的墙板吊装机构运送至指定位置;在中控系统的控制作用下,墙板、楼梯、楼板自动完成寻位、吊装、安装;
S4:在中控系统的作用下移动臂上的混凝土布料机构对已安装好的墙板、楼梯、楼板进行混凝土浇筑,实现接缝浇筑;
S5:在中控系统作用下,平台装拆机构的两个移动臂往平台爬升套架内填设标准节实现支撑桅柱的增高,进而实现吊装安装平台的自动升高;
S6:施工完毕时,在中控系统作用下,平台装拆机构的两个移动臂从平台爬升套架内拆除标准节,实现支撑桅柱和吊装安装平台的下降和平台的拆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670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