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相管线钢热连轧钢带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57998.8 | 申请日: | 2017-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469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缪成亮;尚成嘉;程政;陈一;朱腾威;杨孝鹤;徐芳;王晓东;李飞;崔阳;王志鹏;李向奎;朱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21D8/04 | 分类号: | C21D8/04;C22C38/02;C22C38/42;C22C38/44;C22C38/46;C22C38/48;C22C38/50;C22C38/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马苗苗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线钢 钢带 双相 轧钢 低温性能 冶金技术领域 热连轧生产 轧制 变形螺旋 规格产品 技术效果 冷却过程 埋弧焊管 双相组织 相变过程 有效控制 高应变 厚壁 可用 制备 冷却 生产 制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相管线钢热连轧钢带及其生产方法,涉及冶金技术领域,所述钢带的成分包括:C,Si,Mn,P,S,Nb,Cr,Ti,V,Mo,Cu,Ni,B,Fe,不可避免的杂质。解决现有技术中钢带采用热连轧生产,轧制速度快,特别是厚规格产品冷却过程难以控制,不易有效控制冷却温度和相变过程,从而造成难以获得理想的双相组织、钢带的低温性能不佳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具有优异低温性能的厚规格双相管线钢热连轧钢带的制备,可用于制造厚壁抗大变形螺旋埋弧焊管,具有高应变能力、高强度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相管线钢热连轧钢带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能源需求推动管道工程的发展,管道建设向更苛刻的地质环境延伸,钢管需要满足更苛刻的服役要求,管线除了需具有优异的强度和低温性能外,还需具有承受一定应变的能力。目前,国内外发展的大变形管线钢多为钢板产品,采用直缝埋弧焊接制管,而采用双相管线钢钢带进行螺旋焊接成管几乎无涉及。
但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由于现有技术中钢带采用热连轧生产,连续轧制,轧制速度快,层流冷却很难实现复杂的待温冷却控制,特别是厚规格产品冷却过程难以控制,不易有效控制冷却温度和相变过程,从而造成难以获得理想的双相组织、钢带的低温性能恶化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相管线钢热连轧钢带及其生产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钢带采用热连轧生产,轧制速度快,层流冷却调控能力不足的情况下,从而造成难以获得理想的双相组织、钢带的低温性能不佳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制备优异低温性能的厚规格双相管线钢热连轧钢带,具有高应变能力、高强度的技术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相管线钢热连轧钢带,所述钢带的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0.030-0.070wt%,Si:0.10-0.30wt%,Mn:1.55-1.90wt%,P:≤0.012wt%,S:≤0.0020wt%,Nb:0.05-0.10wt%,Cr:0.10-0.40wt%,Ti:0.010-0.030wt%,V:≤0.03wt%,Mo:0.10~0.30wt%,Cu:≤0.15wt%,Ni:0.05~0.30wt%,B:≤0.0005wt%,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优选的,所述钢带的厚度≥16mm。
优选的,所述钢带的基体组织包括:铁素体和贝氏体双相特征。
优选的,所述钢带的屈服强度Rt0.5≥510MPa,抗拉强度Rm≥610MPa,屈强比≤0.85。
优选的,所述钢带的低温冲击韧脆转变温度≤-50℃,低温落锤韧脆转变温度≤-30℃。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相管线钢热连轧钢带的其生产方法,所述方法采用低S、P含量,厚度在230~240mm规格的铸坯,冷态装炉再加热,加热温度为1160~1200℃,均温时间大于等于35min;
热连轧机组进行轧制,控制粗轧最后两道次压下量:倒数第二道次压下量20~25%,最后一道次压下量22~27%,中间坯厚度控制在56~60mm;
精轧6~7道次,轧制速度≤1.6m/s,精轧末道次压下量≥10%;
轧制后的钢带采用普通层流冷却,前段间隔开水缓冷、后段快速冷却模式。
优选的,所述精轧入口温度≤920℃,终轧温度为740~790℃。
优选的,所述后段快速冷却段冷却集管数为4~6组,其中,所述后段快速冷却的入口温度控制在640~700℃,卷取温度控制在300~450℃。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集团有限公司;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科技大学,未经首钢集团有限公司;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579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液联动燃气阀
- 下一篇:一种燃煤发电机组超低负荷运行的系统与运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