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季稻三季虾的稻虾套养共生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24276.2 | 申请日: | 201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941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谢育国;谢松柏;柳会龙;邓科;刘守军;刘顺均;刘建林;陈诗富;胡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娃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6/00 | 分类号: | A01G16/00;A01K61/59 |
代理公司: | 荆州市亚德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2216 | 代理人: | 李杰 |
地址: | 43330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季稻三季虾 稻虾套养 共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季稻三季虾的稻虾套养共生方法,属生态种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单纯的稻谷种植经济效益低,而且种植过程中需要施加化肥,增加了种植成本,并且为了防止病虫害的发生需要使用大量的农药,根据农业部门近年来对全国稻米市场的抽查结果,稻米被重金属和农药的污染已经相当严重;大量农药、化肥的使用不仅污染环境,同时也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并且还会造成土壤板结、土壤理化性质恶化等问题。
小龙虾由于繁殖快、养殖周期短,同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市场需求量大,经济效益高,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由于水体污染严重,导致野生小龙虾的品质受到严重影响,同时,野生资源的过度捕捞和落后的人工养殖技术,引起种质资源退化和产量的下降。水稻种植在我国面积广泛,生态种植养殖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其特点是根据种养殖动植物间的共生互补原理,利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系统,通过相应的种养殖技术和管理措施,使动植物在一定的种养殖空间和区域内共同生长,实现保持生态平衡、提高养殖效益的目的;通过改造农田,完成稻虾的模式,达到互惠互利,良性循环的方式,有效提高土地和水资源的利用率,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十分明显,稻虾共生人工种养殖技术已成为研究的主要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建立稻田综合种养生态系统,使小龙虾充分利用稻田内的生物饵料资源,达到稻虾共同生长,解决现有稻谷种植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仅污染环境,同时也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以及小龙虾野生资源的过度捕捞和落后的人工养殖技术,引起种质资源退化和产量下降;实现保持生态平衡、提高种养殖效益目的的一季稻三季虾的稻虾套养共生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一季稻三季虾的稻虾套养共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一、种养殖池的构建:
1)、在面积为50—60亩的农田四周开挖环形沟,并在农田一端的环形沟上间隔埋设进水管,在农田另一端的环形沟上间隔埋设排水管,进水管的水平高度高于排水管的水平高度,以达到高灌低排的目的;同时在农田一侧的环形沟上以埋设涵管的方式铺设下田铺,以供作业农机具进入农田;
2)、环形沟的开口为4—5米,底宽1米,深度1.5米,环形沟的坡比为1:2.5—1:3;环形沟堤埂宽度为3—3.5米,以防养殖过程中小龙虾掘洞将其打穿;
二、放养准备:
每年5月下旬开始对农田进行旋耕晒田,并按常规方法对环形沟进行消毒,6月中旬在环形沟中种植水草,并在环形沟中的农田上以间隔的方式种植水稻和水草,即,一陇水草一陇水稻,一陇水稻、水草的种植幅宽分别为7米,水稻为高杆水稻,水草要保持多样性,采用沉水草与挺水草相结合的方式,沉水草为伊乐藻或轮叶黑藻,挺水草为水伴根或水花生; 沉水草采用浅水种植方式,待成活后再逐渐加水,挺水草采用高水位间隔种植方式,并采用插固定杆的方式对挺水草草团进行固定,以防止漂移;
三、虾苗投放:
1)、每年7月初,按30公斤/亩的标准投放单体规格15克的虾苗,虾苗要求体质健壮、活力强、附肢齐全、脱水时间短;投放时,将虾苗放入质量为1mg/L的聚维酮溶液浸泡30秒进行消毒;
2)、虾苗投放3天后开始饲料投喂,饲料采用市售小龙虾专用饲料,每天投放一次,投放量为虾苗总重量的2%,15天以后,改为每天早晚各投放一次,每次投放量为虾苗总重量的1.5%,同时按每种2—3次的投喂量投喂市售动物性饲料;
3)、做好病虫害的发生,水面出现死虾及时捞出并深埋处理,避免传染,再使用聚维酮碘按说明进行全池2次泼洒,2次泼洒之间间隔1—2天,同时用大黄、板蓝根、鱼腥草各5斤煮150斤小麦作饲料投喂,或使用配有酵母多糖的饲料喂虾,以提高无病虾的抵抗力;种养殖期间,环形沟养殖水的透明度保持在30cm;溶氧量在5mg/L以上,水稻的种植水保持在30cm左右;稻谷成熟收割时,降低水位使小龙虾回到环形沟生长,稻谷收割后,提高农田水位至50cm,使小龙虾回到农田并食用秸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娃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福娃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242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阵列基板、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 下一篇: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