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副鸡禽杆菌的抗原蛋白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58051.1 | 申请日: | 201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34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宏俊;梅晨;黄明明;张培君;龚玉梅;李淑芳;李桂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K14/195 | 分类号: | C07K14/195;C12N15/31;G01N33/68;A61K39/02;A61P3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为时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8 | 代理人: | 杨静;王加岭 |
地址: | 10009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副鸡禽 杆菌 抗原 蛋白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副鸡禽杆菌的抗原蛋白及其应用,所述抗原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副鸡禽杆菌抗体的试剂盒。该试剂盒可用于检测或辅助检测副鸡禽杆菌A型菌、B型菌和C型菌体的外膜蛋白诱导的抗体。通过检测结果判断鸡的免疫状态,以便于养鸡业者采取相应的措施。所述试剂盒中含有阴性对照血清、阳性对照血清,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副鸡禽杆菌的疫苗制剂,用于接种鸡,可有效保护鸡抵御A型、B型、C型副鸡禽杆菌的感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副鸡禽杆菌的抗原蛋白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副鸡禽杆菌(Avibacterium paragallinarum,Apg)是细小的革兰氏阴性菌,细菌长约1-3μm,宽0.4-0.8μm,无鞭毛,不形成芽孢,毒力菌株往往有荚膜。副鸡禽杆菌培养条件较为苛刻,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NAD,但在南非发现NAD非依赖性分离株,说明NAD不是必需的营养成分。该菌兼性厌氧,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时,需厌氧环境或3%-10%的CO2。
副鸡禽杆菌是鸡传染性鼻炎(infectious coryza,IC)的致病菌,引起鸡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引起鸡打喷嚏、流出稀薄水样鼻涕,鼻液逐渐粘稠并带有难闻的臭味,干燥后在鼻孔周围凝固成黄色结痂,影响呼吸,之后出现眼结膜和面部肿胀,甚至上下眼皮粘合在一起,消瘦,下痢,使产蛋鸡产蛋量下降,其经济损失较大。
Page等人通过血凝抑制(HI)方法将Apg分类为A、B和C型三种型,并且发现三种血清型之间没有交叉保护。1987年冯文达首先在北京分离得到A型副鸡禽杆菌,林毅在一个发病鸡场分离得到C型副鸡禽杆菌。之后国内陆续有B型副鸡禽杆菌的报道。并且发现A型和C型副鸡禽杆菌均为致病菌株,但同型的不同菌株之间存在差异,而B型副鸡禽杆菌的部分分离菌株也有很强的致病性。
疫苗免疫是预防和控制鸡传染性鼻炎发生的最有效的途径,而免疫后抗体水平的高低反映实际的疫苗免疫效果,直接关系到免疫鸡群对副鸡禽杆菌的抵抗力。关于鸡传染性鼻炎疾病的预防,以往广泛使用的是将Apg的菌体用福尔马林或硫柳汞等灭活方法得到的疫苗,但是这种方法也有一定的缺陷,在给与这些疫苗时,存在趴窝等一过性强烈的毒副作用。养殖户强烈期望能够开发一种安全性高的疫苗。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希望开发毒性成分较少的亚单位疫苗。
感染了Apg的鸡发病急、病程短,发病后不能快速诱导产生抗体。鸡传染性鼻炎的血清学诊断意义不大。但对于全菌灭活疫苗免疫后的鸡,能够诱导产生针对Apg菌体红细胞凝集素(Hemagglutinin,以下称为“HA”)的抗体,因此,在实践中常用抗HA抗体的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以下也称为“HI试验”)评价疫苗免疫效果。HI试验涉及到新鲜鸡红细胞或戊二醛固定的鸡红细胞。该方法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之处:1.在评价Apg A型菌的疫苗效果时必须采用新鲜的鸡红细胞,因此需要常年饲养试验鸡,且确保供血用鸡健康;采血和血液处理等过程费时费力;2.鸡红细胞批次间差异影响试验结果,3.该方法最终依靠测定者主观判定抗体的效价,难以获得稳定的标准。
Sun等人报道了利用型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竞争ELISA,以此代替HI试验的血清学诊断法。竞争ELISA是将菌体超声破碎所得的破碎物作为抗原,使用与各血清型反应的单克隆抗体竞争性检测血清中的抗体的ELISA法。本方法灵敏度高,具有一次处理多个样本的优点。但是,采用该方法需要确保型特异性单克隆抗体、血清样本中的抗体都可以和同一个表位结合,由于菌体的变异而失去该表位时,则无法检测菌体感染或疫苗接种所产生的抗体,该方法易出现假阴性结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副鸡禽杆菌的抗原蛋白,当用于疫苗抗原时,以该成分制备的亚单位疫苗免疫后的鸡,能够诱导产生针对性的抗体,有效提高了免疫鸡群对副鸡禽杆菌的抵抗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未经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580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消息重传方法、消息重传服务器及用户设备
- 下一篇:信息处理方法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