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次电池用电极、二次电池、电池包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84276.7 | 申请日: | 2017-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309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笹川哲也;高见则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 |
主分类号: | H01M4/485 | 分类号: | H01M4/485;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吴倩;张楠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电池 用电 车辆 | ||
本发明提供二次电池用电极、二次电池、电池包及车辆。所述二次电池用电极是含有含钛氧化物作为活性物质的二次电池用电极,其中,用水银压入法测定的所述电极的细孔的中位径为0.050μm以上且0.1μm以下,且所述电极的细孔的表面积为4m2/g以上且8m2/g以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次电池用电极、二次电池、电池包及车辆。
本申请基于2017年3月17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7-053456号主张优先权,并谋求其利益,在此通过引用包含其全部内容。
背景技术
使用了锂离子的非水电解质电池等二次电池随着在微型混合动力汽车及怠速停止系统等车载用途及固定用途中的应用的发展,期待着进一步的高容量化、长寿命化、高输出化。锂钛复合氧化物伴随充放电的体积变化小,因而循环特性优异。此外,锂钛复合氧化物的锂嵌入脱嵌反应原理上难使锂金属析出,所以即使重复大电流下的充放电性能劣化也小。
在将使用了锂离子的非水电解质电池搭载在汽车等车辆的发动机室内时,能够使与非水电解质电池连接的布线简化,从而扩大车辆内的空间。
但是,发动机室为80℃左右的高温环境,因而产生非水电解质电池的电极活性物质和电解液的副反应以及粘合剂的膨润、劣化等。因此,使用了锂离子的非水电解质电池的输出下降,寿命缩短。
发明内容
实施方式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高温耐久性优异的二次电池用电极、二次电池、电池包及车辆。
实施方式提供一种二次电池用电极,其是含有含钛氧化物作为活性物质的二次电池用电极,其中,用水银压入法测定的所述电极的细孔的中位径为0.050μm以上且0.1μm以下,且所述电极的细孔的表面积为4m2/g以上且8m2/g以下。
此外,实施方式提供使用了该二次电池用电极的二次电池、电池包及车辆。
根据实施方式,能够提供高温耐久性优异的二次电池用电极、二次电池、电池包及车辆。
附图说明
图1是薄型非水电解质电池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电池包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表示电池包的电路的方框图。
图4是作为车辆的一个例子的汽车的示意图。
图5是作为车辆的一个例子的电动汽车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标记相同符号的部分表示相同的部分。再者,附图是示意图或概念图,各部分的厚度和宽度的关系、部分间的尺寸的比例系数等不一定局限于与现实的相同。此外,即使在表示相同部分时,也有时通过附图不同地表示彼此的尺寸及比例系数。
(第1实施方式)
作为二次电池,对非水电解质电池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图1的上图表示非水电解质电池的剖面示意图,图1的下图表示图1的上图所示的A部分的放大图。
由图1的上图可知,扁平状的卷绕电极组1收纳在作为外包装构件2的袋状外包装构件2内,所述袋状外包装构件2由在2片树脂层间夹着铝箔的层压薄膜构成。由图1的下图可知,扁平状的卷绕电极组1通过将从外侧按负极3、隔膜4、正极5、隔膜4的顺序层叠的层叠物卷绕成涡旋状,然后进行加压成型而形成。
由图1的下图可知,最外壳的负极3通过在负极集电体3a的内面侧的一面上形成了负极活性物质层3b构成。最外壳以外的负极3通过在负极集电体3a的两面上形成了负极活性物质层3b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未经株式会社东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842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