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材加工生产线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46166.1 | 申请日: | 2017-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533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富函;刘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科睿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55/06 | 分类号: | B24B55/06;B24B51/00;B24B41/00;B24B27/00;B24B7/22;B28D1/24;B28D7/02 |
代理公司: | 贵阳睿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0000 贵州省贵阳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磨 高度控制 切割 打磨位置 生产线控制系统 石材加工 电机组 切割线 输入端 多路 线光 光耦输出端 合理设置 连接控制 切割位置 有效实现 输出端 光耦 运送 一体化 健康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材加工生产线控制系统,包括中控;所述中控分别连接控制切割高度控制、第一打磨高度控制、第二打磨高度控制、第三打磨高度控制、切割位置控制、第一打磨位置控制、第二打磨位置控制、第三打磨位置控制、运送控制;切割高度控制连接至切割线光耦的输入端,切割线光耦输出端多路连接至切割高度电机组;第一打磨高度控制连接至第一打磨线光耦的输入端,第一打磨线光耦输出端多路连接至第一打磨高度电机组。本发明通过各功能模块的合理设置,能有效实现切割、打磨操作的自动一体化,同时能极大的避免灰尘起扬,降低环境污染,也避免对周围操作人员造成健康危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材加工生产线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石材加工一般要经过切割后打磨,其中大量工作均由人工完成,自动化程度低,而且在这过程中难免产生大量灰尘,对操作人员尤其是从切割转送打磨的操作人员,造成严重的健康危害。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材加工生产线控制系统,该石材加工生产线控制系统通过各功能模块的合理设置,能有效实现切割、打磨操作的自动一体化。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石材加工生产线控制系统,包括中控;所述中控分别连接控制切割高度控制、第一打磨高度控制、第二打磨高度控制、第三打磨高度控制、切割位置控制、第一打磨位置控制、第二打磨位置控制、第三打磨位置控制、运送控制;切割高度控制连接至切割线光耦的输入端,切割线光耦输出端多路连接至切割高度电机组;第一打磨高度控制连接至第一打磨线光耦的输入端,第一打磨线光耦输出端多路连接至第一打磨高度电机组;第二打磨高度控制连接至第二打磨线光耦的输入端,第二打磨线光耦输出端多路连接至第二打磨高度电机组;第三打磨高度控制连接至第三打磨线光耦的输入端,第三打磨线光耦输出端多路连接至第三打磨高度电机组;切割位置控制连接控制切割横平移驱动、切割纵平移驱动、切割转角驱动;第一打磨位置控制连接控制第一打磨横平移驱动、第一打磨纵平移驱动、第一打磨转角驱动;第二打磨位置控制连接控制第二打磨横平移驱动、第二打磨纵平移驱动、第二打磨转角驱动;第三打磨位置控制连接控制第三打磨横平移驱动、第三打磨纵平移驱动、第三打磨转角驱动;运送控制连接至运送光耦的输入端,运送光耦输出端三路各连接控制一条输送带启停;
所述中控对加工操作时序进行控制,根据内设的加工操作时序分别向切割高度控制、第一打磨高度控制、第二打磨高度控制、第三打磨高度控制、切割位置控制、第一打磨位置控制、第二打磨位置控制、第三打磨位置控制、运送控制发送操作指令;
所述切割高度控制根据接收到的操作指令,向切割线光耦发送控制电平,以调整切割高度;
所述第一打磨高度控制根据接收到的操作指令,向第一打磨线光耦发送控制电平,以调整打磨高度;
所述第二打磨高度控制根据接收到的操作指令,向第二打磨线光耦发送控制电平,以调整打磨高度;
所述第三打磨高度控制根据接收到的操作指令,向第三打磨线光耦发送控制电平,以调整打磨高度;
所述切割位置控制根据接收到的操作指令,通过向切割横平移驱动、切割纵平移驱动、切割转角驱动发送控制电平以调整切刀位置和角度;
所述第一打磨位置控制根据接收到的操作指令,通过向第一打磨横平移驱动、第一打磨纵平移驱动、第一打磨转角驱动发送控制电平以调整第一条线上磨石的位置和角度;
所述第二打磨位置控制根据接收到的操作指令,通过向第二打磨横平移驱动、第二打磨纵平移驱动、第二打磨转角驱动发送控制电平以调整第二条线上磨石的位置和角度;
所述第三打磨位置控制根据接收到的操作指令,通过向第三打磨横平移驱动、第三打磨纵平移驱动、第三打磨转角驱动发送控制电平以调整第三条线上磨石的位置和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科睿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科睿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461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眼部调理的护眼罩
- 下一篇:汽车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