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强挤压冷成型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99254.0 | 申请日: | 2017-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776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王长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长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宁波长华长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25/02 | 分类号: | B21C25/02;B21C23/2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31530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挤压 成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冷成型模具,具体涉及到一种高精度、高效的,汽车紧固件制造,具有实现实心杆部反向强挤压冷成型的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汽车产品日新月异,也对紧固件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汽车紧固件制造领域,紧固件的形状主要是采用冷镦和冷挤压成型的方式,这种工艺方式的主要特点是在不去除或少量去除材料的基础上生产出产品,运用理论是金属的塑性变形,优点是生产效率高,产品一致性好,质量稳定等。
双头法兰面螺栓是汽车装配中常用的一类紧固件,在该类螺栓中,如果双头螺纹的规格为跨规格的螺纹,如M6与M10组合,M8与M12组合,由于两头的尺寸相差太大,减面率在45%以上。在目前行业所能使用的多工位冷成型设备能力下,小头一端必须在阳模端成型,较长部分必须在阴模内,在普通模具结构中,如图1所示,阳模端成型所能允许的减面率最高只能40%左右,因为阳模和阴模都为刚性结构,是不能接触,否则会损坏设备,造成不可预知的损失,因此普通模具结构阳模和阴模间必然会存在间隙,当减面率超过40%,螺栓在成型小杆端时,螺栓会在间隙处变形胀大,导致螺栓成型失败,这就导致跨规格双头法兰面螺栓规格小的一端成型困难。
在受到设备能力及成型条件的制约下,如果不采用新技术,跨规格的双头法兰面螺栓小杆端必须采用增加机加工工序的生产工艺,这必然增加制造成本,且质量不稳定。为了适应汽车主机厂提高质量及企业降低成本的要求,需要对现有制造技术不断创新,突破。
因此,现有技术的金属冷成型模具,还有提升的地方。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精度、高效的强挤压冷成型模具,结构可靠、产品质量一致,以解决双头法兰面螺栓小规格部无法冷成型,需采用机加工的现有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强挤压冷成型模具,用于汽车紧固件冷成型,包括一阳模部和一阴模部,所述阳模部包括阳模、冲棒和阳模垫块;所述阴模部包括阴模套、阴模芯、阴模垫块、受力顶杆、顶出顶杆和弹簧,其中连接关系为:所述阴模芯、弹簧和阴模垫块依序连接,置于所述阴模套中,所述阴模芯位于靠近所述阳模部的一侧;所述受力顶杆一端插入连接所述阴模芯中,所述受力顶杆的另外一端连接所述阴模垫块;所述顶出顶杆一端插入连接所述阴模垫块。
本申请较佳实施例所述的高效强挤压冷成型模具,所述冲棒的一端插入连接所述阳模,所述冲棒的另外一端连接所述阳模垫块。
本申请较佳实施例所述的高效强挤压冷成型模具,所述弹簧为压缩弹簧。
本申请的设计理念是,设计出一种模具结构,阴模部采用弹簧缓冲,以规避阳模部与阴模部无法闭合的缺陷,使阳模端成型的减面率最高达70%,能够补充阳模成型减面率40%以上无法成型的空白,节省工时降低费用,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特征,使得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第一、本申请有效成型双头法兰面螺栓小杆部分,彻底代替了车加工和模削工序,降低了人力成本和制造成本,降低了产品流转周期;
第二、本申请实用价值高,可稳定生产,可靠性高,调试简单,节省工时降低费用,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当然,实施本发明内容的任何一个具体实施例,并不一定同时具有以上全部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减面率大于40%时出现的失效示意图;
图2为跨规格双头法兰面螺栓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的模具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几个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本发明涵盖任何在本发明的精髓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为了使公众对本发明有彻底的了解,在以下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详细说明了具体的细节,而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发明。另外,为了避免对本发明的实质造成不必要的混淆,并没有详细说明众所周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长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宁波长华长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长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宁波长华长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992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缆钢铝带成型装置
- 下一篇:金属挤压平锥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