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质成型燃料连续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97737.7 | 申请日: | 2017-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72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杨应;张平;全自鹏;杨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建水县千原木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L5/44 | 分类号: | C10L5/44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53106 | 代理人: | 李云 |
地址: | 654399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成型 燃料 连续 生产线 | ||
一种生物质成型燃料连续生产线,包括顺序设置的粗粉粉碎机(1)、干燥机(2)、细粉粉碎机(3)、均质系统(I)、制粒成型机(9)及生产线控制系统;粗粉粉碎机和干燥机通过第一输送带(10)连接,干燥机和细粉粉碎机通过第二输送带(11)连接;所述均质系统包括旋风分离器(4)和布袋除尘器(5)以及设置于旋风分离器和布袋除尘器出料口下方的第一均质仓(6)、后续的第二均质仓(7)、连接第一均质仓和第二均质仓的输送机;细粉粉碎机与旋风分离器通过风管(12)连接,制粒成型机设置于第二均质仓下方。本发明可实现大规模连续化生产,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物料适配能力强,生产设备动力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质颗粒燃料生产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生物质颗粒燃料是由林业三剩物(采伐剩余物、造材剩余物、加工剩余物)、次小薪材(次加工材、小径材)、农作物秸秆、棒芯、油料作物壳、棉籽壳等经过加工生产得到的颗粒状环保新能源,是一种新型的可再生能源,因其燃烧热量高、易贮存、易运输、无污染等诸多优点而被广泛应用。现有的生产方式是将原料粉碎后进行干燥,干燥后必须堆放一段时间,待物料均质化后才能制粒成型,堆放的时间越长越充分,物料均质化越好,制得的成型颗粒产品质量越好。这种生产方式至少存在以下不足:(1)各单机设备独立运作,各工序衔接松散,各设备根据生产情况时动时停,相互影响,不能实现大规模连续化生产,生产效率十分低下。(2)生产全过程不能对物料的含水率进行在线监控和调节,以满足后续颗粒成型的工艺要求,导致对物料的要求较高,物料对生产线的适配能力较弱。(3)干燥后的物料堆放均质化,一方面占据了大量的场地,另一方面造成料堆表面和内部的温度、湿度不均匀,直接影响后续成型颗粒产品的质量稳定性。(4)原料是一次由大块粉碎至很细的粒度,设备动力耗费极大,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实现大规模连续化生产、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物料适配能力强、生产设备动力成本低的生物质成型燃料连续生产线。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生物质成型燃料连续生产线,包括顺序设置的粗粉粉碎机、干燥机、细粉粉碎机、均质系统I、制粒成型机及生产线控制系统;粗粉粉碎机和干燥机通过第一输送带连接,干燥机和细粉粉碎机通过第二输送带连接;所述均质系统包括旋风分离器和布袋除尘器以及设置于旋风分离器和布袋除尘器出料口下方的第一均质仓、后续的第二均质仓、连接第一均质仓和第二均质仓的输送机;细粉粉碎机与旋风分离器通过风管连接,制粒成型机设置于第二均质仓下方。
本发明在第二均质仓后面设置有第三均质仓,第三均质仓位于第二均质仓下方,制粒成型机设置于第三均质仓下方。所述连接第一均质仓和第二均质仓的输送机为连续设置的螺旋输送机和斗式提升机或提升输送带。在螺旋输送机上方设置有喷雾加湿装置,喷雾加湿装置与生产线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细粉粉碎机顶部装有物料缓冲仓。在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上方分别设置有水分检测装置,水分检测装置与生产线控制系统连接。在粗粉粉碎机前方设置有木材削片机,木材削片机与粗粉粉碎机通过第三输送带连接,在第三输送带上方设置有水分检测装置,水分检测装置与生产线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第三输送带由位于削片机出料端的木片输送机和连接粗粉粉碎机进料口的进料输送机两部分构成,进料输送机的前端位于木片输送机的后端下方并在两者之间设置有螺旋供料装置。在第二均质仓或第三均质仓的出料端设置有水分检测装置,水分检测装置与生产线控制系统连接。在制粒成型机后面顺序设置有滚筒筛、冷却翻板机和成品仓,制粒成型机和滚筒筛通过成型颗粒输送机连接。
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建水县千原木业有限公司,未经建水县千原木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977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