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古油水界面识别方法及其在重建原油充注历史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72132.2 | 申请日: | 2017-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498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可禹;武鲁亚;庞雄奇;刘建良;杨鹏;葸克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G01N27/62 | 分类号: | G01N27/62;G01N1/28;G01N1/34;G01N1/44 |
代理公司: | 青岛清泰联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6 | 代理人: | 栾瑜 |
地址: | 26658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水 界面 识别 方法 及其 重建 原油 历史 中的 应用 | ||
1.油气藏古油水界面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对研究区内单井中储层目的层系的不同深度位置进行取样,得到储层样品,记录取样点对应的深度;
获取储层样品颗粒表面的吸附烃萃取物,测定所述吸附烃萃取物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所述微量元素选自Ni、V、Cr、Mn、Zn、Fe、Cu、Co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取样点深度和对应的储层样品颗粒表面吸附烃的微量元素含量数据,绘制微量元素含量随深度的分布剖面图;
根据所述分布剖面图,沿取样点深度由深至浅方向,识别图中微量元素含量开始并持续偏离基线时的拐点,该拐点对应的深度为油气藏古油水界面的深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藏古油水界面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储层样品的取样位置从储层目的层系顶部延伸至下方已知水层的中段,取样点的间隔距离为5-10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气藏古油水界面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层样品为储层的岩心样品或者岩屑样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藏古油水界面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储层样品颗粒表面吸附烃萃取物的具体步骤为:将储层样品破碎至单碎屑颗粒,采用二氯甲烷去除颗粒表面的游离烃,采用双氧水去除颗粒表面的粘土,将颗粒烘干,采用二氯甲烷萃取颗粒表面的吸附烃,得到吸附烃萃取液,将所述吸附烃萃取液中的二氯甲烷蒸发后得到吸附烃萃取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气藏古油水界面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除碳酸盐岩外的储层样品,在去除颗粒表面的粘土后,还需要采用稀盐酸去除颗粒表面的碳酸盐胶结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藏古油水界面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测定所述吸附烃萃取物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具体步骤为:在所述吸附烃萃取物中加入硝酸和过氧化氢消解试剂,在密闭微波消解系统内采用微波消解工作程序进行消解,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消解后的吸附烃萃取物中的微量元素含量。
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油气藏古油水界面识别方法在重建原油充注历史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7213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反接保护功能的逆变电源
- 下一篇:一种串联型正反螺旋定子直线超声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