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式分离机转鼓抓取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51966.5 | 申请日: | 2017-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22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田忠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诺凯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4B15/06 | 分类号: | B04B15/06;B04B1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机转鼓 抓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式分离机转鼓抓取车,它解决了管式分离机的转鼓不容易移动取出的问题,其集成了抓取、翻转和移动的功能,方便将转鼓由分离机中取出、移动和更换,既安全可靠,又减轻了劳动强度,其技术方案为:包括车架,所述车架上固定设置抓取机构和提升翻转机构;所述抓取机构包括抓手组件,所述抓手组件与开合驱动机构连接,开合驱动机构带动抓手组件开合;所述抓取机构与提升翻转机构连接,所述提升翻转机构包括与抓取机构连接的翻转部,翻转部下部配合设置提升部;抓取机构抓持转鼓,提升部推动翻转部进而带动抓取机构向上提升,翻转部带动抓取机构翻转,实现对转鼓的提升和翻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鼓抓取移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管式分离机转鼓抓取车。
背景技术
管式分离机是目前市场上、工业用离心机当中转速最高,分离因数最高的机种,转速都在10000转/分钟以上。它通过高转速形成强大的离心力场,用离心力代替重力,使物料(悬浮液或乳浊液)中两种或三种不同的部分因比重的不同快速分层,并分别从各自的出口流出或沉淀,而把物料分离的一种物理离心设备。该机转鼓主要是由一根细而长的空心的管子组成,通过电动机和变速机带动自身轴线作高速旋转,物料通过进料管进入转鼓内部后分离,澄清液由上部溢流口流出,而固体则沉降在管筒内壁环形表面上,待停机后人工清理。开门式管式分离机外形如图1所示。
目前,管式分离机是属于连续分离,停机人工排渣的工作方式,每次分离结束后或转鼓装满沉渣时,都需人工将转鼓从机身中取出来清理沉渣。一般管式分离机的转鼓内径为105~150mm之间,容积6~10升,净重为20~35kg,如果再加上6~10kg的沉渣,总重量达26~45kg(转鼓的外形如图2所示)。管式分离机转鼓容积较小,故拆卸频繁;转鼓又是非常精密的部件,将转鼓从机身里取出时总得小心翼翼,特别是有些需要分离的物料温度比较高,物料又是与转鼓直接接触的,使转鼓的温度也随之提高。以前发生过此类事故,不仅摔坏了转鼓,还烫伤了操作者;转鼓的外形细长,是高速回转体,外表面都为圆形,没有方便手抓持的部位。所以是凡使用管式分离机的操作者均为男性,对身高力量也有有一定的要求,劳动强度很大。
基于管式分离机这种经常取出转鼓来清理沉渣的弊端,行业内广大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了艰苦的努力和创新。除了上述这种开门式,还有方箱式和摇摆式。
方箱式这种设计是开门式的延伸。它就是把管式分离机整体装到一个大的方箱中,方箱内有骨架,分别安装管式分离机的转鼓、电机等,前面大开门。因为结构的优势它比开门式的操作空间要大。该结构一般用在大型号的管式分离机上面。
如图3所示,为摇摆式管式分离机,其原理是:机身筒42和机身立柱43是分离的,通过四个可拆卸的固定螺丝44组合在一起。机身筒42上有一根横轴48贯穿机身立柱43,横轴48中安装有轴承,机身筒42可绕横轴48做360°旋转。横轴48端口部位配合安装一组蜗轮47蜗杆46,蜗杆46固定有一手动摇臂45。需要取出转鼓41时,先拆下四个固定螺丝44,然后摇动摇臂45使机身筒42倾斜,然后人工拉出转鼓41。该结构通样用于大型号的管式分离机。
通过市面上的现有的管式分离机形式可以看出,不管是方箱式还是摇摆式,都需要人力把转鼓取出,这就不仅会造成操作的繁琐,还会导致摔坏转轴、伤及操作者的情况。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对于管式分离机的转鼓移动取出的问题,尚缺乏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式分离机转鼓抓取车,其集成了抓取、翻转和移动的功能,方便将转鼓由分离机中取出、移动和更换,既安全可靠,又减轻了劳动强度;
进一步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管式分离机转鼓抓取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上固定设置抓取机构和提升翻转机构;
所述抓取机构包括抓手组件,所述抓手组件与开合驱动机构连接,开合驱动机构带动抓手组件开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诺凯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青岛诺凯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519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