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镍炭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24901.1 | 申请日: | 2017-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041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罗超然;王文魁;薛谊;陈新春;周典海;蒋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红太阳生物化学有限责任公司;南京红太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3/755 | 分类号: | B01J23/755;C07D213/127;C07D213/2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杜静 |
地址: | 21004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炭催化剂 联吡啶 制备 合成 催化剂载体 活性高 碳材料 氧化物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镍炭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在2,2’‑联吡啶合成中的应用,本发明所述的镍炭催化剂,其催化剂载体为碳材料,活性组分为镍或镍的氧化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本发明所述的镍炭催化剂在合成2,2’‑联吡啶中具有价格低廉,活性高、寿命长、选择性高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精细化工和有机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镍炭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其在2,2’-联吡啶合成上的应用。
背景技术
2,2’-联吡啶是化工和药物合成的重要中间体,适合工业化的制备方法是以吡啶为原料,一步脱氢偶联生成2,2’-联吡啶,该反应的关键在于催化剂的活性和寿命。已经报道的催化剂有雷尼镍(GB897473)和负载镍(US5416217),其中,雷尼镍的催化活性最高为0.1g/g/h,寿命为50h左右,负载镍催化剂活性为0.05g/g/h,寿命为500h左右。虽然负载镍催化剂单位质量产生的产品较多,但是其载体一般为氧化铝,酸性中心的存在导致吡啶的裂解,带来不必要的副产物,例如哌啶和2-甲基吡啶等,副产的产生增加了工艺的分离步骤。此外氧化铝载体的负载镍催化剂中镍和氧化铝结合比较牢固,不易于回收金属镍。
因此,需要一种适合生产2,2’-联吡啶的催化剂,不仅拥有较高的活性和寿命,又能有高选择性,减少吡啶的裂解和结焦的产生,易于回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现有催化剂的不足,提供一种活性高、寿命长、副产少,易于回收的脱氢偶联镍炭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在2,2’-联吡啶合成中的应用。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镍炭催化剂,催化剂载体为碳材料,活性组分为镍或镍的氧化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本发明所述的碳材料,可以为催化剂领域常用的任意碳材料,如活性炭、碳黑、碳纳米管、活性炭纤维、碳纳米纤维或中孔炭材料等碳材料,本发明选用碳材料做载体,解决了吡啶裂解和结焦的问题;从节约成本的角度考虑,优选的碳材料为活性炭;本发明所述的碳材料,优选比表面积为200-1000m2/g,孔容为0.3-0.6mL/g,孔径在2nm以上的碳材料。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活性组分负载量为10-30wt%,即镍单质的质量比催化剂总质量为10-30%。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所述的镍炭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处理碳材料载体:将载体碳材料放入20-35%浓盐酸溶液中超声振荡5-12h,得到的碳材料在65-70%浓硝酸溶液中回流5-12h,过滤后用去离子水洗涤碳材料至洗涤液pH为6.5-7,得到的湿载体放入真空烘箱于100-120℃干燥12h以上;
(2)根据负载量配制镍盐水溶液,将步骤(1)中处理好的碳材料载体放入镍盐水溶液中,于10-80℃浸渍5-48h,得到镍炭催化剂前驱体;
(3)将步骤(2)得到的前驱体在80-120℃真空干燥10h以上,再于300-350℃氮气氛围下焙烧4-6h,再于400-450℃氮气氛围下焙烧4-6h,然后在400-500℃氢气和氮气混合环境下还原4-8h,其中氢气的含量在2h内从1%逐渐上升为99%,过程结束后,制得镍炭催化剂。通过焙烧分解镍盐为镍的氧化物,分300-350℃和400-450℃两个阶段焙烧,可以使镍晶粒尺寸小,镍盐分解更为彻底,催化活性更高;通过“氢气的含量在2h内从1%逐渐上升为99%”这种方式控制氢气的摄入量,可以避免还原过程中局部大量放热导致晶粒长大导致催化效果降低。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方法中步骤(2)的镍盐水溶液优选为硝酸镍水溶液。
所述的镍炭催化剂可作为反应的催化剂进行应用,如所述的镍炭催化剂在2,2’-联吡啶合成上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红太阳生物化学有限责任公司;南京红太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红太阳生物化学有限责任公司;南京红太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249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备费托合成钴基催化剂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环己醇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