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41668.0 | 申请日: | 2017-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62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赖育弘;廖冠咏;梁胜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属开曼群岛商錼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00 | 分类号: | H01L23/00;H01L27/12;H01L27/15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马雯雯;臧建明 |
地址: | 开曼群岛大开曼岛,大展馆商业中心,奥林德道***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面板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一基板、一缓冲绝缘层、多个接垫以及多个发光二极管。基板具有一显示区与相邻显示区的一周边区。缓冲绝缘层配置于基板上。缓冲绝缘层的杨氏模量小于10GPa。接垫位于缓冲绝缘层上且配置于基板的显示区。发光二极管电性连接于接垫且通过接垫接合于基板的显示区。缓冲绝缘层位于发光二极管与基板之间。发光二极管在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于缓冲绝缘层在基板上的正投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发光芯片是由磊晶结构、N型电极以及P型电极所组成,其中N型电极与P型电极会分别接触N型半导体层与P型半导体层。为了增加发光芯片的应用,通常会将制作好的发光芯片利用升温的方式产生金属接合,藉此将发光芯片固定于一电路基板上而形成一发光模块或一显示模块。由于发光芯片和电路基板二者之间的材料热膨胀系数不匹配(mismatch),且发光芯片与电路基板之间仅用无机材料(如SiO2或SiN)来作为绝缘层,因此于接合时无法提供缓冲,进而导致接合良率低,因而降低产品的结构可靠度(reliability)。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具有较佳的结构可靠度。
本发明的显示面板,其包括一基板、一缓冲绝缘层、多个接垫以及多个发光二极管。基板具有一显示区与相邻显示区的一周边区。缓冲绝缘层配置于基板上。缓冲绝缘层的杨氏模量小于10GPa。接垫位于缓冲绝缘层上且配置于基板的显示区。发光二极管电性连接于接垫且通过接垫而接合于基板的显示区。缓冲绝缘层位于发光二极管与基板之间。发光二极管在基板上的正投影重叠与缓冲绝缘层在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发光二极管与缓冲绝缘层在基板上的正投影的重叠面积是发光二极管于基板上正投影面积的50%至100%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发光二极管为一水平式发光二极管。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发光二极管包括一第一型半导体层、一第二型半导体层、一主动层、一绝缘层、一第一型电极以及一第二型电极。主动层位于第一型半导体层与第二型半导体层之间。第一型半导体层位于主动层与缓冲绝缘层之间。绝缘层位于第一型半导体与基板之间且具有一第一接触开口与一第二接触开口。第一型电极由绝缘层的一表面延伸至第一接触开口内与第一型半导体层电性连接。第二型电极由绝缘层的表面延伸至第二接触开口内与第二型半导体层电性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发光二极管还包括一盲孔,依序穿过第一型半导体层、主动层至第二型半导体层。绝缘层的第二接触开口还配置于盲孔内。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电极层以及第二电极层。第一电极层配置于基板的一上表面上。第二电极层配置于第一电极层与缓冲绝缘层上,其中缓冲绝缘层具有多个第一开口。部分第二电极层延伸至第一开口内而与第一电极层电性连接。发光二极管透过接垫与第二电极层电性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彼此分离的第一型电极线。第二电极层包括彼此分离的多个连接部与多个第二型电极线。连接部与发光二极管的第一型电极电性连接,该些第二型电极线与该些发光二极管的第二型电极电性连接,该些连接部延伸至该缓冲绝缘层的该些第一开口内而与该第一电极层电性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面板还包括:一无机绝缘层,配置于基板的上表面上,且位于缓冲绝缘层与基板之间。无机绝缘层覆盖上表面与第一电极层且具有多个第二开口。第二开口与缓冲绝缘层的第一开口连通。部分第二电极层延伸配置于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内而与第一电极层电性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缓冲绝缘层为一图案化膜层。缓冲绝缘层的图案实质上与第二电极层的图案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属开曼群岛商錼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属开曼群岛商錼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16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肖特基二极管的毫米波过保护电路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半导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