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白及微块茎的组培快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23009.4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067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陈菁瑛;刘保财;万学锋;赵云青;张武君;黄颖桢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众韬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0 | 代理人: | 方金芝;黄秀婷 |
地址: | 350003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白及 块茎 组培快繁 方法 | ||
1.白及微块茎的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白及果实的选择:选择外表颜色为黄绿色、黄色或褐色且饱满、未开裂的蒴果用于组织培养;
(2)无菌播种:将步骤(1)中选取的果实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70-85%的酒精浸泡45秒以上,然后置于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12-0.25%的升汞溶液中消毒8-15分钟,之后用无菌水冲洗3-5次后,切开果皮,将黄白色或黄色或褐色的粉状种子均匀撒播在种胚萌发培养基表面;
(3)种胚萌发培养:将上述撒播了种子后的种胚萌发培养基置于温度为15-25℃且无光照条件下培养诱导种胚萌发;
(4)芽分化培养:在上述步骤(3)种胚萌发培养7-20天的时候,观察种胚,当种胚陆续膨大、萌发形成白色或乳黄色的尚未突破种皮的近球状体时,接着在以下条件进行光照培养:光照强度为2000-2500lx,光照时间8-10小时/天,培养温度15-25℃;光照培养10-20天,直至95%以上的球状体或近球状体发育形成芽体时转入下一阶段培养
(5)生根与微块茎诱导培养:将上述步骤(4)芽分化培养发育出的芽体接种至生根与微块茎诱导培养基上进行第一阶段的生根光照培养;光照培养条件为:光照强度1300-1700lux,每天光照10-13小时,温度18-28℃,培养时间40-65天;
当观察芽体基部膨大,有的芽体在膨大处萌生出3-5条白色根系,有的芽体基部膨大呈1mm左右球状并在其周边长出1-3条细根时,接着进行第二阶段的诱导微块茎光照培养;光照培养条件为:光照强度为1000-1500lux,每天光照6-8小时,温度为17-23℃,培养20-30天;直至诱导培养根芽交界处膨大形成2mm以上近球形的微块茎,且上部叶片展开、叶长3cm及以上;
步骤(2)所述种胚萌发培养基按照浓度计为硝酸铵1100mg/L、硝酸钾1950mg/L、硫酸铵200mg/L、氯化钙230-300mg/L、硝酸钙80mg/L、硫酸镁250-360mg/L、磷酸二氢钾180-190mg/L、碘化钾0.85mg/L、硼酸4.0mg/L、硫酸锰20.3mg/L、硫酸锌6.2mg/L、钼酸钠0.31mg/L、硫酸铜0.025mg/L、氯化钴0.025mg/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37.3mg/L、硫酸铁27.8mg/L、盐酸硫胺素1.2-2.5mg/L、盐酸吡哆醇1.4mg/L、烟酸0.75mg/L、肌醇130mg/L、甘氨酸1.0mg/L、椰汁40-60ml/L、玉米粉40-200g/L和蔗糖10-20g/L及琼脂6-8g/L;
步骤(5)所述生根与微块茎诱导培养基按照浓度计为硝酸铵1200mg/L、硝酸钾2000mg/L、硫酸铵230mg/L、氯化钙280-330mg/L、硝酸钙100-150mg/L、硫酸镁200-300mg/L、磷酸二氢钾180-250mg/L、碘化钾0.85-0.95mg/L、硼酸4.5mg/L、硫酸锰20.3mg/L、硫酸锌6.2mg/L、钼酸钠0.31mg/L、硫酸铜0.025mg/L、氯化钴0.025mg/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37.3mg/L、硫酸铁27.8mg/L、盐酸硫胺素2-10mg/L、盐酸吡哆醇1.8mg/L、烟酸0.75mg/L、肌醇125mg/L、生物素0.4mg/L、甘氨酸1.3mg/L、0.2-0.4mg/L萘乙酸(NAA)、0.02-0.04mg/L多效唑、30-45g/L香蕉、0.5-2.0g/L蛋白胨、50-100g/L玉米粉、28-50g/L蔗糖、6-7g/L和6-7g/L琼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及微块茎的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白及微块茎的组培快繁方法还包括步骤(6)继代培养:将上述步骤(5)生根与微块茎诱导培养得到的微块茎的种苗切去叶片和根系,然后分割微块茎重复步骤(5)的生根与微块茎诱导培养,在微块茎的叶痕处分化出数个粗壮的不定芽后,继续培养不定芽基部形成小块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及微块茎的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蒴果是采用人工授粉或者自然授粉得到的蒴果,所述的人工授粉包括同株人工授粉或异株人工授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未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300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平欧杂种榛组织培养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羊舍粪便自动清理、运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