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粒径沥青碎石路面柔性基层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05843.0 | 申请日: | 201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459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惠霞;王建;尹振羽;杨国洲;王贺龙;丁宇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城建学院 |
主分类号: | E01C7/26 | 分类号: | E01C7/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7036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粒径 沥青 碎石 路面 柔性 基层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路面柔性基层材料领域,特别是一种大粒径沥青碎石路面柔性基层材料。
背景技术
我国现有的公路中90%以上沥青路面基层材料多采用无机结合料半刚性材料。半刚性材料的特点是前期投入少,材料的强度和刚度会随着养护龄期的增长而增大;其缺陷是半刚性基层材料容易产生干缩和温宿裂缝,半刚性基层层顶面出现裂缝之后,由于行车荷载的不断作用,在沥青面层底面容易产生应力集中,超过材料的抗拉强度,造成沥青路面层底产生裂缝,该裂缝在行车荷载作用下向上传递,致使沥青路面出现纵向和横向裂缝,使得路面出现早期损害,降低路面的使用性能,减少其使用寿命。因此,采用大粒径沥青碎石柔性基层取代半刚性基层,以减少裂缝的产生,但是大粒径沥青碎石需要沥青作为结合料,沥青造价较高,增加了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技术问题的不足,提供一种大粒径沥青碎石路面柔性基层材料,加入不同掺加剂(橡胶粉、玻璃纤维和废旧钢渣粉)取代部分沥青在保证良好的路用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前提下减少沥青用量,降低工程造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一种大粒径沥青碎石路面柔性基层材料,在大粒径沥青碎石中加入掺加剂,其中所述大粒径沥青的重量百分比为3-3.6%,掺加剂的重量百分比为0.2-1.1%,余量为大粒径碎石。
进一步,所述大粒径沥青和大粒径碎石的粒径均为25-70mm。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掺加剂为橡胶粉和钢渣粉,所述橡胶粉的重量百分比为0.85%,所述钢渣粉重量百分比为0.25%。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掺加剂为玻璃纤维和钢渣粉,所述玻璃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0.2%,所述钢渣粉重量百分比为0.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掺加剂取代部分沥青,降低工程造价,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工业废渣,保护环境,同时保证大粒径沥青碎石柔性基层的路用性能和力学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在此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一
一种大粒径沥青碎石路面柔性基层材料,在大粒径沥青碎石中加入掺加剂,其中所述大粒径沥青的重量百分比为3-3.6%,所述掺加剂为橡胶粉和钢渣粉,所述橡胶粉的重量百分比为0.85%,所述钢渣粉重量百分比为0.25%,余量为大粒径碎石,其中所述大粒径沥青和大粒径碎石的粒径均为25-70mm。
对本实施例的大粒径沥青碎石路面柔性基层材料进行抗压强度测试,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
然后再对本实施例的大粒径沥青碎石路面柔性基层材料进行抗拉强度测试,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
对本实施例的大粒径沥青碎石路面柔性基层材料进行车辙试验,当沥青含量为3%时,其测试结果若下表。
当沥青含量为3.3%时,其测试结果若下表。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掺加剂为玻璃纤维和钢渣粉,所述玻璃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0.2%,所述钢渣粉重量百分比为0.2%。
对本实施例的大粒径沥青碎石路面柔性基层材料进行抗压强度测试,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
然后再对本实施例的大粒径沥青碎石路面柔性基层材料进行抗拉强度测试,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
对本实施例的大粒径沥青碎石路面柔性基层材料进行车辙试验,当沥青含量为3%时,其测试结果若下表。
当沥青含量为3.3%时,其测试结果若下表。
当沥青含量为3.6%时,其测试结果若下表。
本实施例中上述各数据汇总表如下。
对上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大粒径沥青碎石路面柔性基层材料冻融劈裂强度测试,试验结果如下表。
上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大粒径沥青碎石路面柔性基层材料的伯格斯参数及0.1MPa下蠕变柔量如下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城建学院,未经河南城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058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