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备双单链末端PCR产物的获得方法及其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92708.7 | 申请日: | 201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43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梁兴国;李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10 | 分类号: | C12N15/10;C12Q1/686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1 | 代理人: | 郝团代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备 双单链 末端 pcr 产物 获得 方法 及其 检测 | ||
1.一种具备双单链末端PCR产物的获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设计用于扩增目的核酸的正向引物F和反向引物R序列,并在正向引物F和反向引物R序列的5'端分别加上Tag1和Tag2序列,Tag1序列和正向引物F之间、Tag2序列和反向引物R之间分别用6-10个胸腺嘧啶隔开,合成引物Tag1-F和Tag2-R;
(2)用波长100~290 nm的紫外线对引物溶液Tag1-F和Tag2-R照射至少30min;
(3)混合PCR反应体系置于PCR仪中进行反应,得到具备双单链末端的PCR产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双单链末端PCR产物的获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6-10胸腺嘧啶的两端分别各加一个腺嘌呤或胞嘧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备双单链末端PCR产物的获得方法,其特征在于,Tag1和Tag2序列分别为:
Tag1:5’-CTGTACGAGACT-3’
Tag2:5’-TCTAATGCTGAT-3’。
4.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具备双单链末端PCR产物的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目的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可选择以下两种方法中的任一种:
(一)直接法:分别设计并合成与Tag1和Tag2互补的序列C-Tag1和C-Tag2,并分别在C-Tag1和C-Tag2的3'端用巯基修饰;将修饰过后的C-Tag1和C-Tag2分别通过金硫键结合到胶体金粒子上,得到AuNP DNA1和AuNP DNA2;将AuNP DNA1和AuNP DNA2按C-Tag1和C-Tag2摩尔比0.8-1.2:0.8-1.2混匀制备成红色透明的标记胶体金溶液;将PCR产物加入到标记胶体金溶液中混匀,肉眼观察进行检测及判断,标记胶体金溶液无变化则检测结果为阴性,标记胶体金溶液变浑浊则检测结果为阳性;
(二)试纸条法:分别设计并合成与Tag1和Tag2互补的序列C-Tag1和C-Tag2,C-Tag1的3'端用巯基修饰,合成Tag1序列;将修饰后的C-Tag1通过金硫键结合到胶体金粒子上,得到AuNP DNA1,并将AuNP DNA1喷在胶体金试纸条的金标垫上;将C-Tag2序列固定在试纸条的检测区;将Tag1序列固定在试纸条的质控区;将PCR产物滴加到试纸条的样品垫,滴加上样缓冲液,等待观察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具备双单链末端PCR产物的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目的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二)中上样缓冲液为:4×SSC,pH 7.0。
6.一种核酸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试纸条和/或标记胶体金溶液,以及引物;
所述引物为正向引物F和反向引物R序列,并在正向引物F和反向引物R序列的5'端分别加上Tag1和Tag2序列,Tag1序列和正向引物F之间、Tag2序列和反向引物R之间分别用6-10个胸腺嘧啶隔开,合成引物Tag1-F和Tag2-R;
所述试纸条依次包括样品垫、金标垫、硝酸纤维素膜和吸水垫模块,每相邻的两模块部分重叠,硝酸纤维素膜上依次设置有检测区和质控区;其PCR的正向引物F和反向引物R序列的5'端分别加上Tag1和Tag2序列,Tag1序列和正向引物F序列之间、Tag2序列和反向引物R序列之间分别用6-10胸腺嘧啶隔开;将Tag1的互补序列C-Tag1与胶体金制备成核酸-金标记物AuNP DNA1,并将AuNP DNA1喷在金标垫上;将与Tag2互补的序列C-Tag2固定在检测区;将Tag1序列固定在质控区;所述样品垫、金标垫、硝酸纤维素膜和吸水垫都固定在PVC板上;
所述标记胶体金溶液由AuNP DNA1和AuNP DNA2按C-Tag1和C-Tag2摩尔比0.8-1.2:0.8-1.2混和而成;所述AuNP DNA1和AuNP DNA2分别为表面修饰C-Tag1和C-Tag2的胶体金粒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核酸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将样品垫、金标垫、硝酸纤维素膜和吸水垫模块分别组装在PVC板上,每相邻的两模块重叠1-3 mm;将组装好的试纸条切割成2-5 mm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9270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