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咳嗽的食疗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49901.2 | 申请日: | 201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07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侯倩女;林文飞;宋俊彦;贺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鸿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07 | 分类号: | A61K36/07;A61K9/14;A61P11/14;A23L31/00;A23L3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46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313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咳嗽 食疗 配方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加工制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咳嗽的食疗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咳嗽是外感或内伤等因素,导致肺失宣肃,肺气上逆,冲击气道,发出咳声或伴咳痰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症。历代将有声无痰称为咳,有痰无声称为嗽,有痰有声谓咳嗽。临床上多为痰声并见,很难截然分开,故以咳嗽并称。咳嗽是内科中最为常见的病证之一,发病率甚高,据统计慢性咳嗽的发病率为3%-5%,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可达10%-15%,尤以寒冷地区发病率更高。中医中药治疗咳嗽有较大优势,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咳嗽既是独立性的病证,又是肺系多种病证的一个症状。西医学的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等以咳嗽为主症者可参考本病证进行辨证论治,其他疾病兼见咳嗽者,可与本病证联系互参。
咳嗽分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外感咳嗽病因为外感六淫之邪;内伤咳嗽病因为饮食、情志等内伤因素致脏腑功能失调,内生病邪。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均是病邪引起肺气不清失于宣肃,迫气上逆而作咳。
外感病因由于气候突变或调摄失宜,外感六淫从口鼻或皮毛侵入,使肺气被束,肺失肃降,《河间六书·咳嗽论》谓:“寒、暑、湿、燥、风、火六气,皆令人咳嗽”即是此意。由于四时庄气不同,因而人体所感受的致病外邪亦有区别。风为六淫之首,其他外邪多随风邪侵袭人体,所以外感咳嗽常以风为先导,或挟寒,或挟热,或挟燥,其中尤以风邪挟寒者居多。《景岳全书·咳嗽》说:“外感之嗽,必因风寒。”金耳健喉宝食疗配方中的竹黄:性淡,平,具有祛风除湿,活血舒经,止咳的功效。白灵芝能祛风湿、清热解毒、益肺气,通利口鼻功效,主治咳逆上气、化痰。
内伤病因包括饮食、情志及肺脏自病。饮食不当,嗜烟好酒,内生火热,熏灼肺胃,灼津生痰;或生冷不节,肥甘厚味,损伤脾胃,致痰浊内生,上千于肺,阻塞气道,致肺气上逆而作咳。情志刺激,肝失调达,气郁化火,气火循经上逆犯肺,致肺失肃降而作咳。肺脏自病者,常由肺系疾病日久,迁延不愈,耗气伤阴,肺不能主气,肃降无权而肺气上逆作咳;或肺气虚不能布津而成痰,肺阴虚而虚火灼津为痰,痰浊阻滞,肺气不降而上逆作咳。内伤咳嗽病变性质为邪实与正虚并见,他脏及肺者,多因邪实导致正虚,肺脏自病者,多因虚致实。其病理因素主要为“痰”与“火”,但痰有寒热之别,火有虚实之分,痰可郁而化火,火能炼液灼津为痰。久病咳嗽,甚者延及于肾,由咳致喘。治疗中就要考虑健脾养胃、疏肝润肺益肾。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治疗咳嗽的食疗配方。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咳嗽的食疗配方,所述配方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金耳、银耳、蛹虫草、羊肚菌、白灵芝、竹黄。
作为优选,所述配方由以下质量比例配制而成:金耳1-5份、银耳1-3份、蛹虫草1-3份、羊肚菌1-3份、白灵芝0.5-1份、竹黄0.5-1份。
本发明的食疗配方,以金耳为食疗主材,适合于治疗肺热、痰多、感冒咳嗽、气喘等。
金耳:干品,要求色泽橙黄或橙红色,表面具有深沟廻,脑状,坚硬胶质。金耳菌丝体多糖由鼠李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岩藻糖组成;子实体多糖由葡萄糖、葡萄糖醛酸、甘露糖、木糖、鼠李糖组成。据《中国药用真菌》(刘波),金耳性温中带寒,味甘,能化痰、止咳、定喘、调气,平肝阳,主治肺热、痰多,感冒咳嗽、气喘、高血压等。
银耳:干品,由许多瓣片组成,呈淡黄色,胶质,脆。银耳中含有蛋白质、脂肪和多种氨基酸、矿物质及肝糖。银耳中还含有海藻糖、多缩戊糖、甘露糖醇等肝糖,营养价值很高,具有扶正强壮的作用,是一种高级滋养补品。据《中国药用真菌》(刘波),银耳性平、味甘、无毒。能强精,补肾,滋阴,润肺,生津,止嗽,清热,润肠,益胃,补气,和血,强心,壮身,补脑,提神。主治应用:(1)治肺热咳嗽,肺燥干咳,久咳喉痒,咯痰带血,久咳络伤,胁部痛楚,肺痈肺瘘,产后虚弱等;(2)治雀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鸿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州鸿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99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