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CRISPR/SaCas9特异性敲除人CXCR4基因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44953.0 | 申请日: | 201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67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杨通;刘佩;欧恩智;陈珺;朱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捷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5/113 | 分类号: | C12N15/113;C12N9/22;C12N15/90;C12N15/864 |
代理公司: | 上海沪慧律师事务所31311 | 代理人: | 朱九皋 |
地址: | 201201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rispr sacas9 特异性 cxcr4 基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基于金黄色葡萄球菌CRISPR/Cas9(CRISPR/SaCas9)系统特异性敲除人CXCR4基因的方法,以及用于特异性靶向人CXCR4基因的sgRNA。
背景技术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归属于逆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中的人类慢病毒组,是一种感染人类免疫系统细胞的慢病毒,属反转录病毒的一种,又称为艾滋病毒,其感染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又称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自发现的三十多年来,AIDS已累计导致两千余万人死亡,一直是一个巨大的公众健康难题,影响着全球3,530万人的生活。
HIV可分为HIV-1和HIV-2两种亚型,HIV-1的致病力强,是引起艾滋病的主要病原体。CD4+T细胞是HIV-1病毒感染过程的首要靶点。随后研究又发现仅有CD4分子并不能介导HIV-1病毒的侵入,同时还需要一种或几种辅助受体(coreceptor)。1996年证实,趋化因子受体CXCR4和CCR5是HIV-1病毒感染的辅助受体。T细胞向性X4HIV-1使用CD4和CXCR4进入细胞,而巨噬细胞向性R5HIV-1使用CD4和CCR5。双向性的毒株能使用CXCR4和CCR5作为共受体。其他趋化因子受体中的CCR3、CCR2、CCR8、CXCR6、CXCR7、CX3CR1能作为更限制亚群的HIV株的共受体发挥作用。
目前对艾滋病的治疗手段主要是控制HIV-1病毒的感染以及阻碍AIDS的发展,称为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法(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包括一系列抑制病毒各个繁殖阶段的化合物。HAART是能很大程度上减少细胞内病毒的繁殖和血浆病毒血症的发生,但对于新的宿主细胞不被HIV-1感染没有作用。为了从源头上预防健康的细胞被HIV-1感染,新的治疗方案需要彻底地破坏病毒的入侵途径,因而以CCR5和CXCR4为靶点的HIV-1受体拮抗剂越来越受关注,主要有趋化因子衍生物、非肽类小分子化合物、单克隆抗体、肽类化合物等。如SDF-1(CXCR4的天然配体)以及CCR5的CCL3、CCL4、CCL4-L1和CCL5配体能够抑制不同株HIV-1引起的细胞融合和感染。
尽管辅助受体拮抗剂可有效预防HIV-1感染,遏制艾滋病的流行,但是此类抑制剂的发展也面临着挑战。长期使用一种抑制剂,最终会使HIV-1产生耐药性。随着耐药性的不断出现,使得现有的抗HIV-1药物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因此,从基因组层面失活CCR5或CXCR4具有重要的治疗价值。
2008年,Sangamo成功的利用Engineered zinc finger nucleases(ZFNs)在CD4+T细胞上实现CCR5的敲除。如今这项名为SB-728-T的项目已被尝试应用于HIV感染人群的基因治疗,并已进入临床二期阶段。这一基因编辑产品通过敲除分离到病人的CD4+T细胞的CCR5,然后自体回输到病人,可以用于HIV感染的治疗。但如前面所提及的CCR5受体是巨噬细胞向性R5HIV-1的主要共受体,而T细胞向性X4HIV-1的主要共受体是CXCR4,敲除CCR5并不能治疗被双向性HIV-1感染的患者或者被T细胞向性X4HIV-1感染的患者。因此,通过基因层面敲除CXCR4在X4-向性和双向性HIV感染的患者中扩展此类治疗有明确的医学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捷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捷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49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