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和能量熵的铣削颤振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08087.X | 申请日: | 2017-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97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刘长福;朱立达;倪陈兵;敦艺超;王润琼;鞠长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捷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3 | 代理人: | 齐胜杰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颤振 能量熵 铣削力 切削 铣削 分解 数学模型 分模 惩罚因子 锤击实验 机床加工 瞬时频率 特征频带 特征向量 铣槽加工 自动识别 自动选取 最佳模态 测力仪 刀具模 峭度 加工 | ||
1.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和能量熵的铣削颤振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立VMD数学模型;
S2、建立能量熵的数学模型;
S3、进行分别代表稳定切削、微弱颤振及严重颤振三种切削状态的三组铣槽加工实验,通过测力仪来获取三组铣削力信号;
S4、对三组铣削力信号进行FFT分析,证明三组铣削力信号分别代表加工处于稳定切削、微弱颤振及严重颤振状态;
S5、通过基于峭度值的VMD参数自动选取方法确定VMD分解的最佳模态个数K和惩罚因子α;
S6、求解多个IMF的瞬时频率并确定铣削颤振特征频带;
S7、采用锤击实验来获取刀具模态;
S8、采用基于能量熵的方法对每个IMF提取颤振特征向量;
所述步骤S5包括以下步骤:
S51、引入峭度;
S52、将峭度引入铣削颤振;
S53、选定惩罚因子α及模态个数K的范围及步长;
S54、在每种K和α的组合下,利用VMD对铣削力信号进行多次分解,将每次VMD获得的n个IMF相加,得到该次VMD后的重组信号;
S55、计算多个重组信号的峭度值,并保存最大的峭度值和记录此时的惩罚因子α和模态个数K。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和能量熵的铣削颤振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以下步骤:
S11、定义IMF为一个调幅-调频信号;
S12、构造变分问题;
S13、得到每个IMF的解析信号,并得到其单边频谱;
S14、将每个IMF的频谱调制到相应的基频带;
S15、通过平方范数估计出各IMF的带宽;
S16、求取约束变分模型的最优解;
S17、采用ADMM解决步骤S12的变分问题;
S18、解得中心频率的更新方法。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和能量熵的铣削颤振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以下步骤:
S21、求得每个IMF的能量;
S22、基于香农熵定义VMD的IMF的能量熵。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和能量熵的铣削颤振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8具体为:
S81、结合FFT分析和瞬时频率,对各个IMF进行判断,判断各个IMF是否为颤振频带,若是,选最大能量熵的IMF作为颤振特征向量,否则此IMF不能作为颤振特征向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和能量熵的铣削颤振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4中的重组信号个数为38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和能量熵的铣削颤振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5中的最大的峭度值为4744,取最大的峭度值时的模态个数K为13,惩罚因子α为42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0808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维磁场测量组件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仪表读数识别用相机自动定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