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04348.0 | 申请日: | 2017-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721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朱浩;邓元望;杨小龙;江银锋;杨鹏飞;张泽坪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宏迅亿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50/258 | 分类号: | H01M50/258;H01M50/213;H01M50/244;H01M50/249;H01M10/613;H01M10/617;H01M10/625;H01M10/643;H01M10/6555;H01M10/6567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04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412000 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模组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包括,至少一个串连或者并连的电池模块,与所述电池模块连接的保护组件以及液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块,包括至少一个电池、两个及以上的导热曲面板以及用于连接相邻两所述导热曲面板的导热平面板,相邻两所述导热曲面板形成用于对所述电池进行限位的第一安装位;所述液冷组件与所述保护组件和/或电池模块连接,且所述液冷组件与所述导热平面板和/或导热曲面板接触。本申请提供的电池模组,结构紧凑,密封绝缘效果好,散热均匀,散热效果好,能有效地控制电池模组的温度,并且电池模组各部位的温差小。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具体涉及一种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内燃机汽车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和能源问题越来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节能环保的纯电动汽车(EV)和混合动力汽车(HEV)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各国纷纷推出了自己的纯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
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而作为纯电动汽车动力的唯一来源,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性能和行驶里程。温度是影响电池性能的重要参数,电池温度过高易引发电池失效、热失控等事故。电动汽车在行驶工况较为复杂的情况下,例如在高速及爬坡工况下,需要较高的功率输出,电池高倍率放电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热量得不到有效的散发,电池的温度将会急剧升高,将会影响车辆的安全性。因此,对电池的温度进行管理是必要的。
目前,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BTMS)的散热冷却方式主要有空气冷却和液体冷却。空气冷却一般为强制风冷,即空气作为传热介质,直接让空气穿过电池模块以达到冷却的目的。风冷系统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在一般工况下,采用空气介质冷却即可满足要求。但是,由于空气冷却的速度慢,在复杂工况下,电池组内部温度场分布不均匀,单体间温度差异较大,空气冷却将导致单体间内阻及容量的不一致性增大。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部分单体容易过充电或过放电,从而影响整个电池组的寿命。在行驶工况较复杂的情况下,风冷系统不能满足电池的散热要求。
基于液体介质的电池热管理是利用液体具有高对流换热系数的特性,将电池所产生的热量带走,从而将电池的温度维持在合适的范围内,并可有效保证温度的均匀性。然而,现有的采用液体冷却的电池结构复杂,存在漏液漏电的隐患,电池需要严格的绝缘保护,从而导致冷却板的整体质量增大,降低了电池模组的能量密度。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结构紧凑,密封绝缘效果好,散热均匀,散热效果好,能有效地控制电池模组的温度,并且电池模组各部位的温差小。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池模组,包括,至少一个串连或者并连的电池模块,与所述电池模块连接的保护组件以及液冷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模块,包括至少一个电池、两个及以上的导热曲面板以及用于连接相邻两所述导热曲面板的导热平面板,相邻两所述导热曲面板形成用于对所述电池进行限位的第一安装位;
所述液冷组件与所述保护组件和/或电池模块连接,且所述液冷组件与所述导热平面板和/或导热曲面板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模块还包括用于约束所述电池的安装支架,在所述安装支架上设置有与所述电池底部匹配的第二安装位以及用于对所述导热平面板进行限位的限位槽。
进一步的,所述液冷组件包括液冷板,在所述液冷板上设置有流道,所述流道上设有冷却液入口和冷却液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流道在所述液冷板上弯曲布置,所述冷却液入口和冷却液出口在同一水平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组件包括箱体和绝缘盖,所述电池模块和所述液冷组件安装在所述箱体的内部,所述电池模块和/或所述液冷组件与所述箱体内壁接触,所述绝缘盖位于所述电池模块的上部并与所述箱体固定,所述箱体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位于电池模块正极的外侧,所述第二端盖位于所述电池模块负极的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宏迅亿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大学,未经湖南宏迅亿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043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