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麦粒灸制作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82499.0 | 申请日: | 201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77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马睿杰;杨慧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46 | 代理人: | 张婵婵,吴辉辉 |
地址: | 310005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麦粒 制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针灸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麦粒灸制作器。
背景技术
麦粒灸属于艾灸中常用的直接灸的方法,其痛苦小,容易被人们接受。麦粒灸是用麦粒 大小的艾炷,作用于身体的特殊敏感点及相应部位。麦粒灸具有痛苦小、损伤小、烟雾小、 相比于悬灸等的温和灸作用更持久,传感明显,疗效直接,有针刺般深层灸感和循经传导。 麦粒灸临床适用于虚、寒、痰、瘀等多种病证,因此,麦粒灸的制造质量好坏影响很大。
传统的麦粒灸大都采用手工制造,将艾绒少许置于左手食、中指之间,用拇、食、中三 指将艾绒揉匀,形成适当大小的艾团,然后将艾团置于拇、食二指之间,大拇指向前,用力 将艾团搓紧,艾团即成纺锤形,如麦粒大。左手捏住艾团,露出大部分;右手用无齿镊尖端紧 紧夹住艾团露出部分根部,横向用力扯下,即形成圆锥形艾炷。但这种手工制造方法,艾炷 容易松散,使用过程如果掉到皮肤上会发生意外;而且燃烧快,使得热力不易渗透入皮肤, 治疗效果差,浪费原料;另外,手工制造速度慢,成品稳定性差,制造过程繁琐。而且,现 有技术中也缺少制造麦粒灸的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麦粒灸手工制造缓慢,成品率低,质量不稳定性差等的问 题,提供一种麦粒灸制作器。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麦粒灸制作器,包括设有腔体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内设有进料口、第一转轮、 制灸链带、至少一个挤压杆,所述进料口设于壳体的左上部,所述制灸链带设于腔体的下部, 制灸链带的上表面开有若干个倒圆锥形的凹槽,第一转轮设于制灸链带的左上方且位于进料 口的下方;所述制灸链带的右上方设有挤压杆;出料口设于制灸链带下方。
本制作器的实现原理为:艾绒从进料口进入到腔体内,第一转轮向左转动将上方进料口 的艾绒原料传递到下方制灸链带的凹槽内,制灸链带向右侧输送艾绒到挤压杆下方,挤压杆 做上下往复运动,对凹槽内的艾绒进行压实,艾绒被压制成圆锥形艾炷,制灸链带继续传输 到下方的出料口处时,凹槽开口朝下,圆锥形艾炷向凹槽开口方向移动,艾炷即成品麦粒灸 在本身重力作用下掉出出料口。
进一步,挤压杆的下端部为倒置的圆台状结构。
进一步,所述麦粒灸制作器还包括卸料机构,卸料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倒置的圆锥筒、 连杆和卸料块,圆锥筒贴合凹槽的内壁设置,连杆穿过凹槽底部的开口与位于制灸链带下表 面的卸料块连接。
制灸链带向右侧输送艾绒到挤压杆下方,挤压杆做上下往复运动,对凹槽内主要是倒圆 锥筒内的艾绒进行压实,艾绒被压制成圆锥形艾炷,制灸链带继续传输到下方的出料口处时, 在卸料块的重力作用下,卸料块推动连杆向凹槽开口方向移动,倒圆锥筒内的艾炷在本身重 力作用下掉出出料口。
进一步,腔体第一转轮与挤压杆之间还设有第二转轮,所述第二转轮与第一转轮平行设 置,所述第一转轮与第二转轮两者的转动方向可以任意设置。一种为相向即第一转轮朝右转 动,第二转轮朝左转,可有效将未被第一转轮的转动传输到凹槽内的艾绒原料往左侧方向推 动,避免多余艾绒通过空腔进入到下一步正被挤压杆挤压的凹槽内;同向即两个转轮都向左 或向右转动;还一种为相反方向转动,避免艾绒不集中在一起造成堆积,部分艾绒被左转的 第一转轮带动,部分艾绒被右转的第二转轮带动,。
更进一步,第一转轮、第二转轮为相互啮合的两个齿轮。
进一步,挤压杆前方设有拦料板,拦料板下部与制灸链带相触的位置设有软毛。拦料板 对从进料口经第一转轮、第二转轮阻挡后仍然进入到腔体右侧的多余艾绒进行阻挡并扫入凹 槽内,避免被挤压杆挤压的凹槽内除了艾炷外还有多余艾绒,避免多余艾绒被传送掉入到出 料口。
更进一步,制灸链带为水平段和圆弧段首尾相接形成环状,壳体位于制灸链带的右下方 处设有贴合圆弧段链带上表面的挡板。避免成品艾炷掉到腔体的底部。
进一步,相邻的凹槽大小不同,相间的凹槽大小相同,挤压杆为偶数个且相邻的两个挤 压杆下端部倒置的圆台状结构规格不同,制灸链带的水平方向上设有可移除的挡槽板,挡槽 板上设有若干个平板,任意两个平板之间的距离等于任意两个相间的凹槽之间的距离。通过 挡槽板与凹槽尺寸的不同设置,可以根据使用需求制造不同规格的艾柱。
进一步,出料口下方设有盛放艾柱的容器,如托盘之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未经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824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多功能可调温灸器
- 下一篇:一种艾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