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万向联轴器传动采煤机摇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76487.7 | 申请日: | 201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201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葛世荣;杨恩;王世博;李雪峰;耿洁;张昊;李晋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C31/02 | 分类号: | E21C31/02;F16H1/28;F16H57/023;F16H57/028;F16H57/038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杨晓玲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万向联轴器 采煤机摇臂 传动系统 减速机 锥齿轮 永磁电机 摇臂 一级行星齿轮 一体式电机 摇臂壳体 传动 传动齿轮系 弯曲摇臂 长摇臂 故障率 万向节 噪声 变形 能耗 体内 输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万向联轴器传动采煤机摇臂装置,包括摇臂壳体、永磁电机、一级行星齿轮减速机和锥齿轮万向联轴器传动系统,永磁电机和一级行星齿轮减速机组成一体式电机减速机,一体式电机减速机和锥齿轮万向联轴器传动系统均位于摇臂壳体内,永磁电机产生的扭矩通过锥齿轮万向联轴器传动系统输出。本发明的采煤机摇臂锥齿轮万向联轴器传动系统方案采用一对万向节,能够解决现有采煤机摇臂由于摇臂壳体变形所导致的传动齿轮系故障率高、可靠性低、噪声能耗高等问题,同时能够适应短程摇臂和长摇臂及直摇臂和弯曲摇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炭采掘机械装备关键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万向联轴器传动采煤机摇臂装置。
背景技术
采煤机为综采面的核心装备,摇臂传动结构又是采煤机最为复杂与关键部分,其中截割电机功率占据了整个采煤机功率的绝大部分,同时因为摇臂的恶劣工况,摇臂为采煤机的高故障率和高耗能部件。尤其是采煤机摇臂壳体产生变形时,经常会导致齿轮传动系统的故障。
现有的双滚筒采煤机摇臂都是采用高速小扭矩异步电机驱动,具体传动方式为:异步电机输出转矩传递至直齿轮减速,摇臂惰轮传递扭矩至行星齿轮减速,最终将大扭矩传递至截割滚筒,实现割煤功能。异步电机是高速小扭矩,截割滚筒割煤作业为低速大扭矩,因此传动齿轮系统传动链较长,导致摇臂壳体变形时,使得整个摇臂齿轮传动故障频发,因此需要对传统摇臂传动结构简化设计改进,设计一种可靠性较高、传动系统故障率较低的传动结构。
发明申请“一种新型采煤机摇臂”(申请号:201310250819.9)和发明专利“滚筒式采煤机摇臂”(公开号:CN 102877841 B)公开了一种采用永磁电机的滚筒式采煤机,采用永磁电机驱动行星减速器带动滚筒转动,和老式摇臂比较减少了中间的齿轮传动部件,但电机放置于摇臂端部,紧连着行星齿轮减速机,影响摇臂空间位置,摇臂重心靠近摇臂滚筒端部,整机稳定性低。
发明申请“一种滚筒采煤机摇臂装置”(申请号:201310238493.8)和发明申请“一种滚筒采煤机的摇臂滚筒传动结构”(申请号:201010616808.4)所采用的驱动电机纵向布置于行星减速机的下方,使得摇臂的纵向长度加长,对整个采煤机、刮板输送机、液压支架的空间布置产生影响,并且摇臂重心也是集中于摇臂头部,使整机受力不均。
实用新型专利“采煤机摇臂”(公开号:CN 205330665 U)、实用新型专利“一种采煤机摇臂”(公开号:CN 203796261 U)、发明申请“摇臂结构和采煤机”(申请号:201510090450.9)及发明申请“一种采煤机及其摇臂传动系统”(申请号:201110289171.7)所采用的传动方式均为多齿轮长传动链传动,当摇臂壳体变形时,会导致整个摇臂传动系统可靠性降低、故障率增加。发明申请“一种短程传动采煤机摇臂装置”(申请号:201410720448.0)所采用的驱动电机为低速大扭矩永磁电机,减少了传动齿轮的数量,传动链短,使整个摇臂可靠性提高、能耗降低,所采用的传动方式对短摇臂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但此种方式对长摇臂不适用。
实用新型专利“一种采煤机及其摇臂”(公开号:CN 202280458 U)和发明申请“截割电机纵向布置的摇臂”(申请号:200610031009.4)摇臂中所采用的传动链包含锥齿轮和连接锥齿轮与纵向布置的电机的传动轴,但是此种传动轴对弯曲摇臂及摇臂壳体变形时的适用性差。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万向联轴器传动采煤机摇臂装置,采用低速大扭矩永磁电机作为驱动电机,锥齿轮万向联轴器传动系统为主要传动链及改变扭矩轴向机构,此种传动方式在摇臂壳体变形时,以及在短摇臂、长摇臂、直摇臂和弯摇臂上均可适用。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764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