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缝钢管的大变形冷拔工艺及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67928.7 | 申请日: | 201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274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吴亮;赵才港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常宝精特钢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37/06 | 分类号: | B21C37/06;B21C1/22;B21C3/04;B21C43/02;C21D8/10;C21D1/26;C21D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1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缝钢管 变形 工艺 生产线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无缝钢管的大变形冷拔工艺及生产线,工艺包括如下工序:管坯热轧穿孔→荒管热轧冷床输送并在线打头→荒管热装热送→荒管酸洗→荒管磷化→荒管烘干→荒管润滑,冷拔工序采用复合外模,其大体呈喇叭状,包括模孔,模孔包括沿轴向内径依次递减的减径段、减径减壁段以及定径段,减径段的内径沿轴向渐变并且内壁母线呈弧线形,减径减壁段的内径沿轴向渐变并且内壁母线呈直线形,定径段的内径沿轴向恒定并且内壁母线呈直线形。通过本工艺可实现冷加工道次的压缩,便于成品尺寸的快速成型,且内外壁的光洁度不受影响;适用于大口径的中厚壁管,同时降低了钢管生产加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管成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缝钢管的大变形冷拔工艺及生产线。
背景技术
无缝钢管具有中空截面,大量用作输送流体的管道,如输送石油、天然气、煤气、水及某些固体物料的管道等。钢管与圆钢等实心钢材相比,在抗弯抗扭强度相同时,重量较轻,是一种经济截面钢材,广泛用于制造结构件和机械零件,如石油钻杆、汽车传动轴、自行车架以及建筑施工中用的钢脚手架等用钢管制造环形零件,可提高材料利用率,简化制造工序,节约材料和加工工时,已广泛用钢管来制造。
现有技术中的无缝钢管冷拔时单道次延伸系数为1.2-1.3,其加工过程一般依次经过热处理工序、酸洗工序以及冷拔工序,其中,热处理工序为:热轧穿孔→离线打头→管料退火,其生产节奏不够紧凑,能源消耗较大,酸洗工序为:硫酸酸洗→磷化→润滑→排氢,冷拔工序采用苏式外模,苏式外模的定径带窄、喇叭口小,单道次减径量10mm-12mm,单道次减壁量0.5mm-0.7mm,内模的消耗较大,且浪费劳动力。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缝钢管的大变形冷拔工艺,通过本工艺可实现冷加工道次的压缩,便于成品尺寸的快速成型,且内外壁的光洁度不受影响;适用于大口径的中厚壁管,同时降低了钢管生产加工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无缝钢管的大变形冷拔工艺,包括依次连续进行的热处理工序、酸洗工序以及冷拔工序, 所述热处理工序如下:管坯热轧穿孔→荒管热轧冷床输送并在线打头→荒管热装热送; 所述酸洗工序如下:荒管酸洗→荒管磷化→荒管烘干→荒管润滑; 所述冷拔工序采用复合外模,所述复合外模大体呈喇叭状,包括模孔,所述模孔包括沿轴向内径依次递减的减径段、减径减壁段以及定径段,所述减径段的内径沿轴向渐变并且内壁母线呈弧线形,所述减径减壁段的内径沿轴向渐变并且内壁母线呈直线形,所述定径段的内径沿轴向恒定并且内壁母线呈直线形,所述减径段的曲率半径为58mm-60mm,切线锥角为8°-9°,轴向尺寸为44mm-45mm,最大内径为76mm-78mm,所述减径减壁段的锥角为12°-13°,轴向尺寸为10mm-12mm,最大内径为63mm-65mm,所述定径段的轴向尺寸为40mm-50mm,径向尺寸为50mm-52mm。
进一步的,热装热送时,将热轧冷床上的荒管快速堆积收料,然后吊运至轨道瓶车上并在荒管上加盖石棉被,轨道瓶车的辊底设有退火炉以消除荒管的加工应力。
进一步的,荒管酸洗时,采用盐酸进行酸洗,酸洗液的浓度为80g/t-160g/t,酸洗时间为50分钟-55分钟,酸洗液的温度为50℃-70℃。
进一步的,荒管磷化时,采用磷化液进行磷化,磷化液的浓度为20pt-40pt,磷化时间为20分钟-25分钟,磷化液的温度为60℃-80℃ 。
进一步的,荒管烘干时,采用热风进行烘干,热风温度为40℃-45℃,烘干时间为20-30分钟。
进一步的,荒管润滑时,采用金属表面处理剂进行润滑,润滑时间为15分钟-20分钟, 润滑温度为80℃-90℃ 。
本发明还提供另外一个技术方案:一种无缝钢管的大变形冷拔生产线,用于如上所述的大变形冷拔工艺,包括沿产品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如下设备:
-穿孔设备,用于对管坯进行热轧穿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常宝精特钢管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常宝精特钢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79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立式型材牵引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重卷机组卷取机芯轴涨缩的检测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