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公路合流区禁止汇入线的设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66531.6 | 申请日: | 201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64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顾欣;项乔君;郑展骥;李燊;么娆;张婷;郭一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E01C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梁耀文 |
地址: | 21118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公路 合流 禁止 汇入 设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公路合流区禁止汇入线的设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高速公路合流区基本交通数据采集;2)低密度状态下最短汇入距离计算;3)中密度状态下最短汇入距离计算;4)禁止汇入线长度的确定。本发明能有效改善高速公路合流区匝道车辆未加速完全便汇入主线的现象,从而有效避免因主线车辆与匝道车辆速度差过大而导致的交通事故,有利于高速公路合流区安全改善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交通标线施划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速公路合流区禁止汇入线的设置方法。
背景技术
在高速公路合流区,匝道车辆的汇入通常会干扰主线车辆的平稳运行,且由于缺乏有效的交通管理措施,匝道车辆往往未加速完全就提前驶入主线,过大的速度差极易引发交通事故。交通标线是一种实用、有效的交通管理设施,且实际可操作性强,因此可通过施划交通标线对匝道车辆汇入行为进行引导和管理。
对比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关于交通标线设置的规范可知:我国规范《道路交通标志与标线》(GB5768-2009)与《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JTGD82—2009)缺少在出入口平行式变速车道三角地带标线合流点下游设置一定长度白实线(即禁止汇入线)的规定;且通过检索现有专利及论文发现,国内相关研究不多。现有论文多集中于对合流区加速车道设置的研究,王春娥在《公路交通科技》2013,30(1)上的“高速公路立交变速车道长度研究”中根据驾驶员的驾驶行为和车辆在变速车道的速度变化,将加速车道分为加速段、等待段、渐变段三段分别计算,其中等待段长度采用可接受间隙理论计算;李文权、王炜在《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2(2)上的“高速公路加速车道上车辆的汇入特征分析”调查统计得出了匝道车辆汇入位置多集中于加速车道中部的规律,并分析认为在中部汇入通常为经过加速、等待、汇入一系列较为从容的过程,可认为在中间汇入是较为舒适且安全的。但二者均未对匝道车辆未加速完全便进入主线这一情况以及禁止汇入线的施划进行进一步研究。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高速公路合流区,匝道车辆未加速完全而提前驶入主线,极易引发交通事故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设置禁止汇入线可促使匝道车辆加速完全,减小速度差,改善高速公路合流区的安全性的高速公路合流区禁止汇入线的设置方法。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速公路合流区禁止汇入线的设置方法,本发明更适用于采用平行式加速车道进行合流的高速公路合流区,禁止汇入线为合流区入口处三角地带标线合流点下游设置的一定长度的白实线,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对于高速公路合流区的基本交通数据进行采集;
步骤二:对最短汇入距离进行计算,分别计算低密度状态下的最短汇入距离Llow和中密度状态下的最短汇入距离Lmid;
步骤三:通过步骤二中得出的Llow和Lmid对最短汇入距离进行最终确定Min{Llow,Lmid};
步骤四:对合流鼻端标线进行测量得出沿道路线形方向合流鼻端标线长度为Ln;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测量得出的合流鼻端标线长度Ln与步骤三中得出的最短汇入距离Min{Llow,Lmid}进行比较,如果Ln≥Min{Llow,Lmid}则不施划禁止汇入线,如果Ln<Min{Llow,Lmid}则禁止汇入线Lb=Min{Llow,Lmid}-L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65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