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的中药制剂的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66360.7 | 申请日: | 201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49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钟茂团;何德中;温国梁;任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逢春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90 | 分类号: | G01N30/90;G01N30/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信三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06 | 代理人: | 刘克勤 |
地址: | 6181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急性 传染 性肝炎 中药 制剂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的中药制剂的检测方法,因原检测方法不完善,不能够很好地保证药品质量,以至于不法厂商有可能在生产药品时不严格按照处方的剂量配料,肆意减少价格较高的原料药材,致使药品的疗效明显下降,影响药品的安全有效,严重损害患者的利益,本发明通过对茵陈和青蒿的成分鉴别、丹参和秦艽的成分鉴别、甘草的成分鉴别以及丹参酮ⅡA的含量测定,让贵细药材也有了明确的质量指标,处方中的丹参成分也得到了有效的质量监测,同时,茵陈的混淆品青蒿和丹参的混淆品秦艽也能进行有效的检测,避免了青蒿和秦艽的混入而影响药品质量和疗效,从而避免影响人体健康,保证了药品的安全。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的检测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的中药制剂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处方为茵陈、丹参、柴胡、白茅根、板蓝根、甘草、大枣的纯中药制剂,是《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册收载的药品,标准编号是WS3-B-0339-90,名称为“复方丹茵膏”,它具有清热利湿,解毒退黄的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但由于此处方的检测方法是上世纪80年代末制定的检测标准,受当时的技术水平和检测仪器条件的限制,原检测方法很不完善,其检测方法中除按照煎膏剂通则进行一般指标的检测外,没有其它任何质量监测措施,不能够很好地保证药品质量,以至于不法厂商有可能在生产药品时不严格按照处方的剂量配料,肆意减少价格较高的原料药材,致使药品的疗效明显下降,影响药品的安全有效,严重损害患者的利益。
另外,处方中用量较大的药材之一是丹参,占整个处方量的四分之一,但是丹参药材往往被秦艽假冒或者混淆入药,给药品质量和疗效造成不良影响,秦艽为龙胆科植物的干燥根,丹参为唇形科植物的干燥根及根茎,由于两者的外观性状颇相似,近年来,常常发现人们容易将两种药材混淆使用,但是两者的作用截然不同,必须要有相应的检测方法进行区分。
本药品的处方中用量最大的药材之一茵陈,占整个处方量的四分之一,但是茵陈药材容易与青蒿混淆入药,给药品质量和疗效造成不良影响,茵陈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茵陈蒿或滨蒿的幼苗,性味苦寒,归脾、胃、肝、胆经,主要的功效就是清利湿热,消退黄疸,亦可用于湿疮瘙痒、浸流黄水等症,而青蒿却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青蒿和黄花蒿的全草,而以黄花蒿为最多见、最普遍,性味苦、辛、寒,归肝、胆、肾经,主要的功效为清退虚热,凉血截疟,解暑解热等,用于疟疾寒热,阴虚发热,骨蒸劳瘵,日晡潮热,手足心热,暑热外感,发热无汗或有汗,头昏头痛,口渴脉洪数,或温热病后期,温热之邪入阴分,夜热早凉,热退无汗之证或温热病后低热不退等等,两者的作用不同,必须要有相应的检测方法进行区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的中药制剂的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增加主要药材茵陈、丹参、甘草的薄层色谱鉴别,增加主要成分丹参酮ⅡA的含量测定,从而有效的监测不法厂商是否少投或不投相应原料药材,同时通过检测青蒿、秦艽的成分鉴定,从而监测易混淆的青蒿、秦艽的混入,防止了误用和乱用,有效的监测了该中药制剂(复方丹茵膏)的质量,使该药品安全有效,保证该药品的临床疗效,维护患者的利益。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该中药制剂(复方丹茵膏)是以茵陈240重量份、丹参240重量份、柴胡120重量份、白茅根120重量份、板蓝根120重量份、甘草120重量份、大枣60重量份为原料药制成的。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的中药制剂的检测方法,包括性状、检查、成分鉴别、含量测定项目;其中,成分鉴别包括对药品中茵陈和青蒿的鉴别、丹参和秦艽的鉴别、甘草的鉴别;含量测定是对药品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测定。
该检测方法如下:
(1)茵陈和青蒿的成分鉴别:分别以滨蒿内酯、青蒿素为对照品,以体积比计的60~90℃石油醚∶乙酸乙酯∶丙酮=5~9∶3~5∶1~3为展开剂,用薄层色谱法鉴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逢春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逢春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63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依鲁替尼对映异构体的检测方法
- 下一篇:具有智能识别装置的光疗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