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量转换动力机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66077.4 | 申请日: | 2017-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452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章建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姚市陆埠镇鸿杰纸箱厂 |
主分类号: | H02K53/00 | 分类号: | H02K53/00;H02K7/11;H02K7/116;H02K7/1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9 | 代理人: | 林宝堂,沈刚 |
地址: | 3154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量 转换 动力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量转换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能量转换动力机结构。
背景技术
能量在一固定封闭环境下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能量转换是指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是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能量以多种形式出现,包括辐射、物体运动、处于激发状态的原子、分子内部及分子之间的应变力。所有这些形式的重要意义在于其能量是相等的,也就是说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变成另一种形式。宇宙中发生的绝大部分事件,例如,恒星的崩溃和爆炸、生物的生长和毁灭、机器和计算机的操作中都包括能量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能量的形式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描述。声能主要是分子前后有规律的运动;热能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重力能产生于分隔物体的相互吸引;储存在机械应力中的能量,则是由于分离的电行相互吸引的结果。尽管各种能量的表现形式大不相同,但是,每种能量都能采用一种方法来测量,这样就能够搞清楚,有多少能量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不论什么时候,一个地方或一种形式的能量减少了,另一个地方或另一种形式就会增加同样数量的能量。在一个系统中不论发生渐变还是骤变,只要没有能量进入或者离开这个系统,那么系统内部各种能量立和将不发生变化。
但是,能量确实可以从系统边界渗漏出去。特别是能量转换会导致产生热能,通过辐射和传导的方式泄漏出去。如通过发动机、电线、热水罐、我们的躯体和立体音响。而且,当热在流体中传导或辐射时,激起的流动通常促发了热量的转移。尽管传导或辐射热能很少的材料可用来减少热能的损耗,但也无法完全避免热能的流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能量损耗大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提高能量转换效率的能量转换动力机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能量转换动力机结构,包括驱动电机、第一驱动搓推轮、第一能量转换轮、第二驱动搓推轮、第二能量转换轮和离合器,所述驱动电机的一端与第一驱动搓推轮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另一端与离合器连接,所述的第一驱动搓推轮与第一能量转换轮相啮合,所述的第二驱动搓推轮和第一能量转换轮在同一转轴上,所述的第二驱动搓推轮与第二能量转换轮相啮合,所述的第二能量转换轮与离合器连接,所述的转轴上还设有发电机,所述的转轴安装在支撑架上。
通过第一驱动搓推轮与第一能量转换轮的作用,将驱动电机上的电能转换为机械能输出,而通过第二驱动搓推轮与第二能量转换轮的作用,使得离合器受到第二能量转换轮的作用进行转动,从而对驱动电机进行充电,与此同时,通过发电机的设计,使得该结构能够对外提供电能,这样设计使得发电机在输送电能的同时,能够反补驱动电机的电能,能够提高了能量的转换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二能力转换轮上设有传动轴,所述的传动轴上设有安装有输出齿轮,所述的输出齿轮与离合器相连接。通过传动轴和输出齿轮的设计,能够更好的与离合器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驱动搓推轮和第二驱动搓推轮的结构是一致的,所述的第一驱动搓推轮包括中心轮和至少三个动力齿,所述的动力齿均匀分布在中心轮的边缘处,所述的动力齿包括齿头、连杆、挡块、弹簧和基座,所述的齿头和挡块分别置于连杆的两端,所述的基座安装在中心轮的边缘处,所述的弹簧置于基座的内部,所述连杆的一端通过挡块安装在基座的内部,所述的挡块与弹簧相接触。通过动力齿的结构设计,使得齿头对第一能量转换轮和第二能量转换轮是间歇连续的蓄势一击,提高能量的转换。
作为优选,所述的齿头是一体成型的,所述的齿头包括前触头和后定头,所述前触头的横截面形状呈直角三角形,所述前触头的斜边是向内凹陷的圆弧边,所述后定头的横截面形状呈半圆形,所述后定头的圆心、连杆与中心轮的圆心在同一轴线上。齿头的形状设计,能够使其更好的与第一能量转换轮和第二能量转换轮相贴合。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能量转换轮和第二能量转换轮的结构是一致的,所述第一能量转换轮的外边缘上设有啮合齿,所述动力齿的齿头外表面上设有与啮合齿相对应的齿,所述啮合齿的形状为波浪形或者锯齿形。啮合齿的形状设计,能够增加两者之间的作用力,其中采用波浪形设计,能够减小两者之间的磨损量;采用锯齿形设计,能够增加两者之间的啮合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实现停转后再次启动无需外加能量,运转中无需外力输入,能够自食其力维持自身运动和向外输出能量的目的,提高能量的转换效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驱动搓推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姚市陆埠镇鸿杰纸箱厂,未经余姚市陆埠镇鸿杰纸箱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60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