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视减压帖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49628.6 | 申请日: | 201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5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栗超;栗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13/00 | 分类号: | A61F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地址: | 250014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视 减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视减压帖,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通过外围部与中间部的配合来实现可视功能的可视减压帖。
背景技术
压疮是皮肤或皮下组织由于压力、剪切力或摩擦力而导致的皮肤、肌肉和皮下组织的局限性损伤,常发生在骨隆突处。皮肤压疮在康复治疗、护理中是一个普通性的问题。据有关文献报道,每年约有6万人死于压疮合并症。因此,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预防压疮的发生乃是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减压贴是临床中预防压疮最基本最常用的物品。传统的减压贴属于一次性的损耗品,一经揭开,很难固定牢固,无形中增加了患者的费用成本,且耗时耗力。
传统的减压贴边缘固定紧密,对保护皮肤起到了很好的减压作用。但是一经揭开,无法再次粘合紧密。其它即粘即揭型减压贴,固定不牢固,对于床上活动的患者容易脱落,起不到保护皮肤的作用。传统减压贴无法每个班直接观察到皮肤情况,对于长期一个卧位姿势的患者看不到局部皮肤的变化,一旦患者出现了压疮,也无法确定是在哪个护理班次上出现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通过外围部与中间部的配合来实现可视功能的可视减压帖。
本发明的可视减压帖,其特别之处在于:包括外围部和中间部,外围部的中央开设有便于观察患者防压疮状况的通孔,外围部的一个表面上设置有将其固定于患者防压疮部位上的粘结层;所述中间部可粘接地固定于外围部的中央通孔上。
本发明的可视减压帖,所述中间部通过粘扣或粘胶固定于外围部上,以实现与通孔的配合;中间部与外围部通过粘胶固定时,中间部的一个角固定于外围部上,通孔四周的外围部上设置有与中间部相粘合的粘结区。
本发明的可视减压帖,所述外围部和中间部均由高回弹海绵构成。
本发明的可视减压帖,所述通孔四周的外围部上设置有下环层,中间部的四周设置有上环层,上环层与下环层通过粘胶或粘扣相固定;上环层与下环层通过粘扣固定时,上环层和下环层上分别设置有刺毛部和纤维部。
本发明的可视减压帖,所述中间部的外表面上固定有便于将其从外围部上揭下的固定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可视减压帖,通过将减压帖设计为由外围部和中间部组成的分体形式,外围部用于固定于患者的防压疮部位,且其中央开设有通孔,中间部通过粘扣或粘胶与通孔配合,既实现了防压疮功能,有可通过揭下中间部来观察患者防压疮部位的皮肤情况,解决了现有临床护士交接班频繁揭开减压帖胶贴造成胶贴失去粘附力的问题,既有利于对患者防压疮部位的保护、观察防压疮部位的情况,又降低了频繁更换减压帖给患者造成的经济负担,有益效果显著,适于应用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外围部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中中间部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外围部的后视图;
图4为外围部与中间部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外围部与中间部组合之后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可视减压帖的使用原理图;
图7为本发明的可视减压帖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围部,2中间部,3通孔,4粘结层,5下环层,6上环层,7纤维部,8刺毛部,9固定带,10患者,11粘结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3所示,分别给出了本发明中外围部的主视图、后视图,图2给出了本发明中中间部的主视图,所示的可视减压帖由外围部1和中间部2组成,外围部1一侧表面的外围设置有粘结层4,外围部1经粘结层4可牢固地固定于患者的防压疮部位。外围部1的中央开设有通孔3,经通孔3可观察患者防压疮部位的皮肤情况,以便对患者的防压疮情形做出判断。
中间部2通过粘扣或粘胶与外围部1相固定,以便将中间部2置于外围部1的通孔3之中。外围部1和中间部2均由高回弹海绵组成。如图6所示,给出了本发明的可视减压帖的使用原理图,使用时,中间部2置于通孔3之中,在外围部1和中间部2的共同作用之下实现对患者防压疮部位的保护;当交接班或检查时则将中间部2暂时揭下,以观察患者防压疮部位的皮肤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未经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96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短钢筋托式现浇结构梁钢筋保护层控制装置
- 下一篇:防水顶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