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丙烯酸酯型低粘度沥青路面微裂缝快速修补材料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47373.X | 申请日: | 2017-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02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周长红;张苗苗;李玉华;赵延庆;杨雪;卢佳乐;刘佳音;孙依人;刘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J4/00 | 分类号: | C09J4/00;C09J4/06;C09J11/04;C09J11/06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21200 | 代理人: | 温福雪,侯明远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丙烯酸酯 粘度 沥青路面 裂缝 快速 修补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沥青路面微裂缝快速修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丙烯酸酯型低粘度沥青路面微裂缝快速修补材料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沥青混凝土路面因具有力学性能好、行车平稳、噪音低且不扬尘等优点,作为一种无缝连续路面,被广泛应用于高等级公路建设中。然而在使用中沥青混凝土路面由于环境和车辆荷载的影响,逐渐出现各种早期病害,如裂缝、车辙和坑槽等,其中裂缝是出现最多最主要的病害形式,微裂缝是路面裂缝的早期发展状态,如果不加以控制往往会导致更加严重的其他各种损坏的发生。目前的灌封材料由于粘度大一般只是针对宽裂缝,还没有专门针对微裂缝的修复材料。本发明针对沥青路面微裂缝制备一种低粘度的新型的快速修补材料。其性能可以满足沥青路面的力学、热学和耐久性能要求,并能与原沥青路面协调作用,同时修补作业施工起来简便,修复时间可控,减少对交通流的影响,对延长沥青路面使用寿命,提高维修经费和使用效益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丙烯酸酯型低粘度沥青路面微裂缝快速修补材料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丙烯酸酯型低粘度沥青路面微裂缝快速修补材料,丙烯酸酯型低粘度沥青路面微裂缝快速修补材料按照质量百分比计:50-80份的丙烯酸酯单体、7-10 份的环氧树脂、2-4份基质沥青、1-3份过氧化引发剂、1-3份的甲基丙烯酸、2-8 份的无机填料、0.3-1份的硅烷类偶联剂和0.3-1份的叔胺类固化剂。
所述的无机填料包括石英粉、矿微粉、滑石粉和钛白粉。
所述的硅烷类偶联剂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所述的叔胺类固化剂为N,N-二甲基苯胺。
一种丙烯酸酯型低粘度沥青路面微裂缝快速修补材料的制备方法,将50-80 份的丙烯酸酯单体、7-10份的环氧树脂、2-4份基质沥青、1-3份过氧化引发剂在室温下搅拌混合均匀,然后在70-90℃的温度下,反应10-35分钟后取出,冷却至室温得到预聚物;向预聚物中加入1-3份的甲基丙烯酸和2-8份的无机填料,搅拌后再加入0.3-1份的硅烷类偶联剂和0.3-1份的叔胺类固化剂,搅拌混合均匀,即得到丙烯酸酯型低粘度沥青路面微裂缝快速修补材料。
一种丙烯酸酯型低粘度沥青路面微裂缝快速修补材料的制备方法,将50-80 份的丙烯酸酯单体、7-10份的环氧树脂、2-4份基质沥青、1-3份过氧化引发剂在室温下搅拌混合均匀,然后在70-90℃的温度下,反应10-35分钟后取出,冷却至室温得到预聚物;向预聚物中加入1-3份的甲基丙烯酸和2-8份的无机填料,搅拌后再加入0.3-1份的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0.3-1份的N,N-二甲基苯胺,搅拌混合均匀,即得到丙烯酸酯型低粘度沥青路面微裂缝快速修补材料。
该修补材料制备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预聚时间,防止由于粘度过大而导致制备失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针对沥青路面微裂缝制备一种低粘度的新型的快速修补材料。其性能可以满足沥青路面的力学、热学和耐久性能要求,并能与原沥青路面协调作用,同时修补作业施工起来简便,修复时间可控,减少对交通流的影响,对延长沥青路面使用寿命,提高维修经费和使用效益有重要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将50-80份的丙烯酸酯单体、7-10份的环氧树脂、2-4份基质沥青、1-3份引发剂等在室温下搅拌混合均匀,然后放入70-90℃的反应釜中,反应10-35分钟后取出,冷却至室温得到预聚物。向反应所得预聚物中加入1-3份的甲基丙烯酸、2-8份的无机填料,搅拌一定时间后再加入0.3-1份的偶联剂和0.3-1份的固化剂,用研磨机搅拌混合均匀,即可得到用于修补微细裂缝的低粘度修补材料。
实施例1:
将50ml的甲基丙烯酸甲酯、15ml的甲基丙烯酸丁酯、8g的E-44环氧树脂、 3.5g基质沥青、1.6g过氧化苯甲酰放入三口烧瓶中,室温下用高速匀浆机搅拌混合均匀,放入80℃的水浴中,反应20min后取出,冷却至室温,再向反应所得预聚物中加入1.75ml的甲基丙烯酸、3.5g无机填料(石英粉0.66,矿微粉1.77,滑石粉0.56,钛白粉0.51),搅拌一定时间后再加入0.5ml的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0.5ml的N,N-二甲基苯胺,搅拌混合均匀,室温下测试粘度为10.1mPa·s。
水浴时间与初始黏度的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73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