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丙烯酸酯型低粘度沥青路面微裂缝快速修补材料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47373.X | 申请日: | 2017-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02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周长红;张苗苗;李玉华;赵延庆;杨雪;卢佳乐;刘佳音;孙依人;刘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J4/00 | 分类号: | C09J4/00;C09J4/06;C09J11/04;C09J11/06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21200 | 代理人: | 温福雪,侯明远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丙烯酸酯 粘度 沥青路面 裂缝 快速 修补 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丙烯酸酯型低粘度沥青路面微裂缝快速修补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丙烯酸酯型低粘度沥青路面微裂缝快速修补材料按照质量百分比计:50-80份的丙烯酸酯单体、7-10份的环氧树脂、2-4份基质沥青、1-3份过氧化引发剂、1-3份的甲基丙烯酸、2-8份的无机填料、0.3-1份的硅烷类偶联剂和0.3-1份的叔胺类固化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酸酯型低粘度沥青路面微裂缝快速修补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机填料包括石英粉、矿微粉、滑石粉和钛白粉。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丙烯酸酯型低粘度沥青路面微裂缝快速修补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烷类偶联剂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丙烯酸酯型低粘度沥青路面微裂缝快速修补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叔胺类固化剂为N,N-二甲基苯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丙烯酸酯型低粘度沥青路面微裂缝快速修补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叔胺类固化剂为N,N-二甲基苯胺。
6.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酸酯型低粘度沥青路面微裂缝快速修补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50-80份的丙烯酸酯单体、7-10份的环氧树脂、2-4份基质沥青、1-3份过氧化引发剂在室温下搅拌混合均匀,然后在70-90℃的温度下,反应10-35分钟后取出,冷却至室温得到预聚物;向预聚物中加入1-3份的甲基丙烯酸和2-8份的无机填料,搅拌后再加入0.3-1份的硅烷类偶联剂和0.3-1份的叔胺类固化剂,搅拌混合均匀,即得到丙烯酸酯型低粘度沥青路面微裂缝快速修补材料。
7.一种权利要求4所述的丙烯酸酯型低粘度沥青路面微裂缝快速修补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50-80份的丙烯酸酯单体、7-10份的环氧树脂、2-4份基质沥青、1-3份过氧化引发剂在室温下搅拌混合均匀,然后在70-90℃的温度下,反应10-35分钟后取出,冷却至室温得到预聚物;向预聚物中加入1-3份的甲基丙烯酸和2-8份的无机填料,搅拌后再加入0.3-1份的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0.3-1份的N,N-二甲基苯胺,搅拌混合均匀,即得到丙烯酸酯型低粘度沥青路面微裂缝快速修补材料。
8.一种权利要求5所述的丙烯酸酯型低粘度沥青路面微裂缝快速修补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50-80份的丙烯酸酯单体、7-10份的环氧树脂、2-4份基质沥青、1-3份过氧化引发剂在室温下搅拌混合均匀,然后在70-90℃的温度下,反应10-35分钟后取出,冷却至室温得到预聚物;向预聚物中加入1-3份的甲基丙烯酸和2-8份的无机填料,搅拌后再加入0.3-1份的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0.3-1份的N,N-二甲基苯胺,搅拌混合均匀,即得到丙烯酸酯型低粘度沥青路面微裂缝快速修补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737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