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滑套自动检测差动弹簧圈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46921.7 | 申请日: | 201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87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左树东;董昌昌;魏松生;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耐世特凌云驱动系统(芜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1/00 | 分类号: | G01M1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43 | 代理人: | 胡定华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检测 差动 弹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滑套的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滑套自动检测差动弹簧圈装置。
背景技术
我公司主要生产汽车驱动轴,汽车驱动轴是汽车上比不可少的零件之一。汽车驱动轴上有滑套,滑套头部安装有差动弹簧圈,目前对于差动弹簧圈的检测采用人工检测,效率低下,效果差,需要一种自动检测的装置供操作。因此解决这一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滑套自动检测差动弹簧圈装置,上料运输带将滑套运输至工作台上,之后夹持臂将滑套夹持住,然后检测摄像头对滑套头部的差动弹簧圈进行检测,同时扫二维码头和追溯扫描头对滑套进行扫二维码和追溯扫描,检测完毕后转动电机旋转180°,滑套被翻转过来再进行注油,这样可自动的对滑套的差动弹簧圈进行检测,效率高效果好,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出现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滑套自动检测差动弹簧圈装置,包括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左侧偏后设置有上料运输带,工作台后侧设置有第一安装块,第一安装块前侧设置有扫二维码头;工作台顶部位于上料运输带前侧有左右设置的向内侧倾斜的第二安装块和第三安装块,第二安装块后侧设置有检测摄像头,第三安装块后侧设置有追溯扫描头;所述工作台右侧有前后设置两个固定轴承,两个固定轴承之间设置有转动轴,前侧的固定轴承连接有转动电机,转动轴左侧靠后有前后设置的夹持臂,夹持臂位于工作台上后侧。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转动轴左侧位于夹持臂外侧设置有夹紧气缸,夹持臂连接在夹紧气缸上,夹持臂可在转动轴左侧滑行。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夹持臂内侧设置有左右设置的两个夹持杆。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转动轴右侧上方设置有注油机对滑套注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上料运输带将滑套运输至工作台上,之后夹持臂将滑套夹持住,然后检测摄像头对滑套头部的差动弹簧圈进行检测,同时扫二维码头和追溯扫描头对滑套进行扫二维码和追溯扫描,检测完毕后转动电机旋转180°,滑套被翻转过来再进行注油,这样可自动的对滑套的差动弹簧圈进行检测,效率高效果好,适用于生产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其中:1-工作台,2-上料运输带,3-第一安装块,4-扫二维码头,5-第二安装块,6-第三安装块,7-检测摄像头,8-追溯扫描头,9-固定轴承,10-转动轴,11-转动电机,12-夹持臂,13-夹紧气缸,14-夹持杆,15-注油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滑套自动检测差动弹簧圈装置,包括有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左侧偏后设置有上料运输带2,工作台1后侧设置有第一安装块3,第一安装块3前侧设置有扫二维码头4;工作台1顶部位于上料运输带2前侧有左右设置的向内侧倾斜的第二安装块5和第三安装块6,第二安装块5后侧设置有检测摄像头7,第三安装块6后侧设置有追溯扫描头8;所述工作台1右侧有前后设置两个固定轴承9,两个固定轴承9之间设置有转动轴10,前侧的固定轴承9连接有转动电机11,转动轴10左侧靠后有前后设置的夹持臂12,夹持臂12位于工作台1上后侧。所述转动轴10左侧位于夹持臂12外侧设置有夹紧气缸13,夹持臂12连接在夹紧气缸13上,夹持臂12可在转动轴10左侧滑行。所述夹持臂12内侧设置有左右设置的两个夹持杆14。所述转动轴10右侧上方设置有注油机15对滑套注油。
通过上料运输带2将滑套运输至工作台1上,之后夹持臂12将滑套夹持住,然后检测摄像头7对滑套头部的差动弹簧圈进行检测,同时扫二维码头4和追溯扫描头8对滑套进行扫二维码和追溯扫描,检测完毕后转动电机11旋转180°,滑套被翻转过来再进行注油,这样可自动的对滑套的差动弹簧圈进行检测,效率高效果好,适用于生产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耐世特凌云驱动系统(芜湖)有限公司,未经耐世特凌云驱动系统(芜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69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由飞模型舵面偏转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光纤质量数据的分析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