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低温保存后尼泊尔野桐种子胚乳活力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30337.2 | 申请日: | 2017-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140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杨娟;胡枭剑;杜燕;刘成;何华杰;杨娅娟;李慧;杨湘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C1/00 | 分类号: | A01C1/00 |
代理公司: | 昆明盛鼎宏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3 | 代理人: | 许竞雄 |
地址: | 650201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低温 保存 尼泊尔 种子 胚乳 活力 方法 | ||
一种提高低温保存后尼泊尔野桐种子胚乳活力的方法,包括:将‑18℃至‑20℃低温保存的干燥种子连同存放种子的密闭容器取出;在温度为15℃、相对湿度15%的环境中放置24小时,取出种子;将种子放置在温度为45℃的培养箱中,热处理6小时后取出。种子恢复到室温后放置于1%的琼脂培养基上,置于20℃培养间24小时;处理后的种子切破种皮及胚乳,浸泡于1%的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溶液中,放置于30℃黑暗条件下48小时;取出浸泡后的种子切开观测胚乳染色情况,具有活力的胚乳显示均匀的红色。该方法显著提高了不同产地,低温下储存不同时间的尼泊尔野桐种子的胚乳活力。解决了尼泊尔野桐种子低温保藏后胚乳活力降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种质资源保存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提高低温(-18℃至-20℃)保存后尼泊尔野桐种子胚乳活力的方法。
背景技术
尼泊尔野桐(Mallotus nepalensis Müll.Arg.)是大戟科(Euphorbiaceae)野桐属(Mallotus Lour.)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树种。分布于西藏云南海拔1700到2500米的山坡或沟谷中,国外主要分布在不丹、印度东北、缅甸及尼泊尔,国内研究报道较少,国外有报道其提取物具有温和抑制中枢神经的作用。未见尼泊尔野桐种子储藏方面的研究报道。
将正常型种子干燥后低温(-18℃至-20℃)保藏可以极大的延长其寿命,这在国际上已经形成共识,并且基于这一理论建立了多个农作物及野生植物种子库;但一些植物的种子在冷藏后胚乳的活力会发生变化,而胚乳也是一种重要的种质资源,并且是天然的三倍体育种材料。因此提高及改善低温冷藏后种子胚乳的活力对于长期高效保存及合理利用植物种质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
目前对种子进行活力检测的方法主要有萌发及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也叫TZ染色法)。在保存实践中本发明发现冷藏后尼泊尔野桐种子几乎不能萌发,对其进行TTC染色后发现,胚可以被染成红色,而胚乳不能染色;因此本发明判断可能是由于胚乳在冷藏过程中发生某种变化而导致的活力下降,进而影响种子的整体活力及萌发率;为此发明了本发明的方法,用以提高胚乳的活力。胚乳活力的评价办法以TTC染色为主,辅以种子萌发率为参考,以保证实验结果的严谨性及可信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在低温(-18℃至-20℃)保存一段时间后的尼泊尔野桐种子胚乳活力大幅下降甚至几乎完全丧失的技术难题,提供一种简便高效提高低温保存后尼泊尔野桐种子胚乳活力的方法。为实现该物种的长期有效保存,特别是胚乳这种天然的三倍体种质资源的长期有效保存及高效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提高低温保存后尼泊尔野桐种子胚乳活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在-18℃至-20℃冷藏保存后的种子连同其密闭容器取出,在温度为15℃、相对湿度15%的环境中放置24小时回温;
(2)将回温后的种子从密闭容器中取出,放置在温度为45℃的培养箱中,热处理6小时后取出;
(3)将步骤(2)处理后的种子取出,待种子温度恢复到室温后放置于1%的琼脂培养基上,放置于20℃培养间24小时;
(4)将上述步骤(3)处理后的种子切破种皮及胚乳;
(5)将上述步骤(4)处理后的种子浸泡于1%的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溶液中,放置于30℃黑暗条件下48小时;
(6)将上述步骤(5)处理后的种子切开观测胚乳染色情况,具有活力的胚乳显示均匀的红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303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朴树种子的储藏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大黄斑枯病的无公害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