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速公路隧道环境下驾驶人的行为风险量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95300.0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715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吴玲;胡月琦;刘浩学;朱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西安航空学院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8G1/052 |
代理公司: | 西安睿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61218 | 代理人: | 惠文轩 |
地址: | 71006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公路 隧道 环境 驾驶人 行为 风险 量化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道路交通安全技术领域,公开高速公路隧道环境下驾驶人的行为风险量化方法,包括:采集每名驾驶人通过隧道入口段、隧道行车段、隧道出口段、普通高速路段时对应速度采样点的实时速度作为该驾驶人的主观预期车速;获取多名驾驶人在各个路段的50分位车速;计算得到各路段的最高安全车速、最低安全车速;根据各路段的最高安全车速、最低安全车速,得到客观安全车速;根据每个驾驶人通过各路段对应速度采样点处的主观预期车速、客观安全车速,得到每个驾驶人在各路段对应速度采样点处的安全车速差,作为对应驾驶人的行为风险量化指标,对应速度采样点处的安全车速差越大,表示驾驶人在对应路段速度采样点处的行为风险越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道路交通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速公路隧道环境下驾驶人的行为风险量化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隧道建设占高速公路基础建设的比重越来越大,与之相伴的交通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事故数据表明,隧道进、出口段交通事故分布最多,总数占比近70%,且追尾事故占比近55%,事故严重程度明显高于开放道路段。而影响交通安全的诸多因素中,驾驶人因素占事故总数的93%左右。由于隧道几何空间结构特殊、内外光照环境差异明显,驾驶人于隧道行车需经历多次视觉明、暗适应过程,该过程不仅会影响生理和心理行为,进一步导致驾驶行为改变,甚至出现车辆失控现象。在人-车-路-环境协同反馈系统中,道路安全评价的实质内容为驾驶人行为风险评价,行为风险值减小,事故可能性显著下降,道路安全性则明显改善。选取驾驶行为指标,提出驾驶人行为风险量化方法,以此衡量和判断隧道驾驶过程中的行为风险变化关键位置点,以达到改善隧道安全设施,指导道路安全设计的目的。
现有关于隧道安全的研究侧重于以经验统计为主的道路静态要素分析,忽略了驾驶行为的动态变化特性,鲜少关注驾驶人主观认知的影响,即使考虑到驾驶人风险感知特性的影响,但并未进行实车实验,选用合适的行为指标深入分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速公路隧道环境下驾驶人的行为风险量化方法,该方法能够实时预测驾驶人行为风险,从而在实际隧道安全设施布置过程中,可考虑其行为风险值突变点相应布置合理的安全保障措施,同时,对于驾驶行为警告系统的优化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本发明是以驾驶人为核心,从微观的角度,分析隧道环境对交通安全的影响。速度作为驾驶行为特性的核心表征,能够较好地反映驾驶预期与道路环境供给情况,是衡量驾驶风险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本发明通过对实车实验所采集的速度数据进行分析,提出基于安全车速差的驾驶人行为风险量化方法,该方法可对驾驶人行驶通过特长隧道路段和普通高速路段的行为风险进行分析。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高速公路隧道环境下驾驶人的行为风险量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假设有多名驾驶人进行实验,采集每名驾驶人通过隧道入口段、隧道行车段、隧道出口段、普通高速路段时对应速度采样点的实时速度,并将每个速度采样点对应的所述实时速度作为该驾驶人每个速度采样点对应的主观预期车速;
步骤2,获取所述多名驾驶人在所述隧道入口段的50分位车速、所述隧道行车段的50分位车速、所述隧道出口段的50分位车速以及普通高速路段的50分位车速;
步骤3,获取所述隧道行车段的最高安全车速、所述隧道行车段的50分位车速,从而计算得到所述隧道入口段的最高安全车速、所述隧道出口段的最高安全车速;
步骤4,获取所述普通高速路段的最低安全车速,根据所述普通高速路段的最低安全车速、所述普通高速路段的50分位车速,计算得到所述隧道入口段的最低安全车速、所述隧道行车段的最低安全车速、所述隧道出口段的最低安全车速;
步骤5,根据所述隧道入口段的最高安全车速、所述隧道入口段的最低安全车速,得到所述隧道入口段的客观安全车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西安航空学院,未经长安大学;西安航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953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