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适用于多种类型立体车库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56877.0 | 申请日: | 2017-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856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徐智;陈赛鹏;张晓鹏;赵建龙;毕洪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智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领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90 | 代理人: | 林辉轮 |
地址: | 222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多种 类型 立体车库 电动汽车 充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装置,具体是一种可适用于多种类型立体车库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属于电动汽车立体车库充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建设规模及数量将不断增加。然而,近年来城市的土地资源紧张问题日益凸显,在郊区建设一座大型充电站已是不易,而人口密集的中心城区的小区内停车环境已非常拥挤,再为电动汽车开辟出充电停车位更是非常困难。因此,为了既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需求,又不让土地资源问题成为充电设施建设发展的瓶颈制约,将立体车库与充电系统融为一体的立体充电站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措施。
现有电动汽车立体车库充电系统在实际实施或使用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
1、现有电动汽车立体车库的充电系统是由充电桩连接软电缆线,上下左右移动,这种系统比较适合小型立体车库,当用于大型立体车库时,电缆线繁多,容易缠绕在一起。可见,现有的电动汽车立体车库充电系统不仅使用场所有限而且容易出现电缆线绞断危险,不利于安全及提高利用率。
2、当停入不同车型的电动汽车,或电动汽车的充电功率、充电电源的不同时,现有的电动汽车立体充电系统无法更好地适应实际需要。
3、传统充电桩无法移动,只能固定在立体车库托盘上,不适用于多层立体车库的梳齿结构。
4、现有立体车库充电站均采用充电桩固定放置,通过软电缆将控制线及电源线连接到车库上,当距离过长时无法解决控制电缆信号衰减问题,导致充电系统无法稳定可靠运行。
5、现有立体车库充电站均为交流充电,充电效率低,暂无成熟可靠的直流快充的充电解决方案。
综上所述,由于现有的电动汽车立体车库充电解决方案大都通过软电缆线悬挂在充电桩上实现的,易造成电缆杂乱,发生故障,无法实现长期安全稳定运行;并且其仅适用于简单的立体车库的交流充电,即无法在大型复杂的立体车库中应用,又无法实现电动汽车的快速充电。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适用于多种类型立体车库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使不同车型不同功率的电动汽车能够方便有效的在采用梳齿交换方式的不同类型的立体车库中充电,提高电动汽车在立体车库中的利用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一种可适用于多种类型立体车库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包括便携式智能型充电桩以及与便携式智能型充电桩配合使用的充电电源自动对接装置,所述便携式智能型充电桩可做成直流充电桩和交流充电桩两种,便携式智能型充电桩可放置在待入库的电动汽车尾部,并随电动汽车一起移动并最终放置在停车位上;所述充电电源自动对接装置包括装置外壳、电源对接装置和插座插头自动容错的机械装置;当立体车库搬运车将电动汽车搬至指定车位时,便携式智能型充电桩也下降放到指定车位上,并与车位上的充电电源自动对接装置完成对接,实现充电。
上述便携式智能型充电桩可包括用于保障稳定充电的供电系统;用于对电源通电的管理,充电时间的计时,充电电量计算的电源管理系统;用于保障充电安全的安全管理系统;用于远程控制实现自动充电的智能控制系统;以及用于充电桩在立体车库各设备间安全可靠转运并定位的防滑定位外壳。
进一步,所述充电电源自动对接装置还包括报警模块,当感应到充电电源自动对接装置接触不良时向管理服务器发送报警信息。
进一步,所述充电电源自动对接装置采用上下喇叭口形式,插头固定在便携式智能型充电桩上,采用下凹的喇叭口;插座放置在可移动平台上,采用上凸的喇叭口的形式,上下对接时喇叭口起到导向作用,促使可移动平台移动对中,实现插头、插座间的可靠连接。
进一步,所述充电电源自动对接装置采用双定位导向锥柱形式,插头固定在在便携式智能型充电桩上,包含两个导向圆孔;插座放置在可移动平台上,包含两个导向锥柱,上下对接时导向锥柱起到导向作用促使可移动平台移动对中,实现插头、插座间的可靠连接。
进一步,所述充电电源自动对接装置采用铜带、碳刷连接形式,插头固定在在便携式智能型充电桩上,包含五个导电铜带;插座包含五组弹性碳刷;利用铜带长度方向比碳刷长,实现长度方向容错,利用铜带宽度比碳刷宽,实现宽度方向容错;利用碳刷上自带的弹性装置实现高度方向容错;从而实现可靠连接。
进一步,所述插座上装有防雨外壳,保证在雨雪天气时不影响设备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智,未经徐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568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式电动汽车充电桩
- 下一篇:分布式移动充/换电车系统和储能式充电桩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