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顺应性分段支架及其编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32743.5 | 申请日: | 2017-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00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韦建宇;李玉茜;周友琴;李传明;钱芳;沈正华;张子蔚;李常青;冷德嵘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微创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90 | 分类号: | A61F2/9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黄振华 |
地址: | 210061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顺应性 分段 支架 及其 编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顺应性分段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支架本体两端的杯口部分,所述支架本体由两节以上的分段部位构成。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分段部位两端的高尖头和低圆头,每个分段部位每端的高尖头和低圆头交替设置,相邻的两个分段部位的高尖头形成锁扣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分段部位两端的轴向高头和径向高头,每个分段部位每端的轴向高头和径向高头交替设置,相邻的两个分段部位的轴向高头形成第一锁扣结构,相邻的两个分段部位的径向高头形成第二锁扣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材领域,特别是一种超顺应性分段支架及其编织方法。
背景技术
人体内的管腔由于各种不同原因、病变而引起狭窄或梗阻等疾病,目前常用的方法使在狭窄和梗阻部位植入一枚金属支架,保证管腔的通畅性。
现行的支架有金属裸支架与覆膜支架,覆膜支架的覆膜加工方式通常是通过将支架整体浸入高分子材料液体,挂壁铸膜。或者高分子膜材附在支架表面后支架整体加热,因膜整体附着在支架表面,支架的顺应性不好,容易移位。传统金属裸架的编织采用一根镍钛丝,支架整体编织成网格状,没有活动部分,因此顺应性也不好。
因此,临床上对支架提出了更高的超柔性,防移位要求,保证支架可顺应人体管腔生理结构弯曲,同时要保证分段处也要有足够的径向支撑力。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超顺应性分段支架及其编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顺应性分段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支架本体两端的杯口部分,所述支架本体由两节以上的分段部位构成,所述连接结构包括锁扣结构。
本发明中,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分段部位两端的高尖头和低圆头,每个分段部位每端的高尖头和低圆头交替设置,相邻的两个分段部位的高尖头形成锁扣结构。
本发明中,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分段部位两端的轴向高头和径向高头,每个分段部位每端的轴向高头和径向高头交替设置,相邻的两个分段部位的轴向高头形成第一锁扣结构,相邻的两个分段部位的径向高头形成第二锁扣结构。
本发明中,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分段部位两端的高尖头和低尖头,每个分段部位每端的高尖头和低尖头交替设置,且相邻分段部位交接端的高尖头和低尖头相互错开,每一个分段部位的高尖头连接相邻分段部位的低尖头,形成锁扣结构。
本发明中,包括连接结构包括连接丝线、高尖头和低圆头,每个分段部位每端的高尖头和低圆头交替设置,且相邻分段部位交接端的高尖头和低圆头相互错开,连接丝线依次交替串接两相邻分段部位的高尖头,形成锁扣结构。
本发明中,所述支架本体和杯口部分由一根线材编织而成。
本发明中,所述杯口部分的直径大于支架本体的直径。
本发明中还公开了一种超顺应性分段支架的编织方法,步骤1:使用丝材从支架的任意一端编织杯口结构,直到杯口结构编织完成;
步骤2:使用丝材编织一个杯口过渡段,在该杯口过渡段的末尾端编织一组锁环;
步骤3,继续使用丝材编织下一个分段部位,并且在本步骤的分段部分的起始端编织一组锁环,本步骤的分段部分的起始端的锁环与上一步骤的杯口过渡段的末尾端的锁环组合,形成相互扣接的锁扣结构;在本步骤的分段部位的末尾端编织一组锁环;
步骤4、继续使用丝材编织下一个分段部位,并且在本步骤的分段部分的起始端编织一组锁环,本步骤的分段部分的起始端的锁环与上一步骤的分段部位的末尾端的锁环组合,形成相互扣接的锁扣结构;在本步骤的分段部位的末尾端编织一组锁环;
步骤5,重复步骤4,直到分段部分编织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微创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微创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327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静止型液液流体混合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效液气混溶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