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蛸科物种鉴定的DNA条形码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31402.6 | 申请日: | 2017-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78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郑小东;唐艳;马媛媛;张晓英;许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88 | 分类号: | C12Q1/6888;C12Q1/6869;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物种 鉴定 dna 条形码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蛸科物种鉴定的DNA条形码,其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8。本发明还提供能用于扩增上述条形码的引物,其引物序列为SEQ ID NO:9‑10。本发明提供了蛸科物种ND5基因扩增的引物及PCR方法,以蛸科物种DNA为模板,能将本科样本的ND5基因高效准确地扩增出来,为蛸科动物的分子研究奠定了基础。本发明具有简便快捷、DNA用量少、通用性好等优点,弥补了现有分子标记在蛸科动物鉴定分类及系统发生研究中的不足,同时验证了ND5基因作为蛸科DNA条形码在物种鉴定、分类和系统发生研究的适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标记筛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蛸科物种鉴定的DNA条形码。
背景技术
蛸科动物隶属软体动物门(Mollusca)、头足纲(Cephalopoda)、八腕目(Octopoda),分布于世界各海域,其中大部分为浅海性种类,也有少数深海种类。作为重要海洋经济生物之一,蛸科动物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牛磺酸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同时,因其生长快速,生活史较短,具有广阔养殖产业化前景。有助于对该科物种的准确鉴定和系统进化关系的深入了解,以及种质资源保护、管理和有效利用。
目前,有关蛸科动物的鉴定、分类和系统发育研究主要基于形态学结合分子学方法。传统的形态学特征如体长、腕长、胴体长等测量指标,具有操作简单,数据易获取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物种描述、分类和鉴定。早在上世纪,形态学鉴定手段就广泛应用于蛸科分类和系统发生。但是,蛸科动物的形态特征可塑性强、近缘种形态差异细微,导致单纯依靠形态学特征鉴定收效甚微,仅很少一部分物种被区分开来,大多数蛸科动物分类地位仍处于混乱状态,例如蛸科中超过90%、200多个物种组成的蛸属中,由于涵盖了诸多形态特征模糊的物种,被一些学者称其为“catch all”的一个属。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细化蛸科分类。寻找一种通用性更高、更为稳定的鉴定方法来辅助形态学进行物种分类成为当务之急,特别是对于那些严重缺乏形态数据的物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蛸科物种鉴定的DNA条形码,可以准确对蛸科进行鉴定、分类;从而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蛸科物种的鉴定方法,是通过检测蛸科线粒体的ND5基因来完成的;
所述的蛸科物种,为砂蛸Amphioctopusaegina、条纹蛸Amphioctopusmarginatus、短蛸Amphioctopusfangsiao、真蛸Octopus vulgaris、长蛸Octopus minor、栗色蛸Octopusconispadiceus、中国小孔蛸Cistopuschinensis和台湾小孔蛸Cistopustaiwanicus。
本发明提供用于检测8个蛸科物种的DNA条形码,其序列信息如下:
用于检测砂蛸的DNA条形码,其核苷酸序列如下(SEQ ID NO: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314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