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炭阳极的制造成本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28166.2 | 申请日: | 2017-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4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孙丽贞;陈开斌;蒋杨;张劲斌;寇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3/12 | 分类号: | C25C3/12;C01B32/05 |
代理公司: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专利中心11028 | 代理人: | 李迎春,李子健 |
地址: | 10008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阳极 制造 成本 方法 | ||
技术领域
一种降低炭阳极的制造成本的方法,涉及一种降低铝电解炭阳极生产成本,特别是铝用炭阳极生产的配料方法的改进。
背景技术
engyuan炭阳极是铝电解生产的第二大原料,其消耗费用约占电解铝生产成本的13-14%。炭阳极的生产成本直接关系到电解铝的成本,直接影响到电解铝和炭素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生存空间。在现阶段炭阳极市场异常疲软的情况下,要想使企业有生存空间和竞争能力,就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方法来降低炭阳极的制造成本,在炭阳极成本中原料成本大约占炭阳极制造成本的70%左右,而在原料成本中,煤沥青成本大约占原料成本25-30%。煤沥青在炭阳极中起到粘结“桥”的作用,煤沥青是以芳香组分为主、结构复杂的多环化合物构成的混合体,分子量变化范围较宽,平均分子量为300~2000。通过计算煤沥青在炭阳极中的配入量每降低1%,吨阳极生产成本将降低约50-60元,煤沥青的配入量的多少,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炭阳极生产成本。
目前,在炭阳极生产过程中,其配料为38-42%;磨粉机磨制的粉子和收尘粉的粒度、纯度及加入量通常为55-70%。如何降低煤沥青的配入量,是有效降低沥青的消耗,进而降低炭阳极生产成本重要途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一种能有效减少沥青消耗、降低炭阳极的制造成本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降低炭阳极的制造成本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炭阳极生产配方中控制磨粉机磨制的粉子在干料中的重量比例为30%-40%,收尘粉和磨粉机磨制的粉子的质量百分比为10%-20%,。
本发明的一种降低炭阳极的制造成本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磨粉机磨制的粉子系统中调整选粉机转速、风旋设备的配风量将炭阳极配方中控制粉料的粒级纯度,其中0-100目占10%-15%,100-200目占25%-40%,-200目占45%-60%。
本发明的一种降低炭阳极的制造成本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炭阳极配方中控制粉料的比表面积,比表面及控制在3.5~4.5g/m2。
本发明的一种降低炭阳极的制造成本的方法,从改变炭阳极生产配方中干料的组成和粒度分布置,降低降低沥青消耗配入量,进而降低炭阳极的制造成本。由于煤沥青在炭阳极生产中消耗量的多少与阳极配方中的磨粉机磨制的粉子和收尘粉的粒度、纯度及加入量有直接关系。若磨粉机磨制的粉子和收尘粉加入量过多、粉料的粒度越细,-200目的粉料粒级纯度越高,其比表面积就越大,进而沥青消耗量就越多。
本发明的方法,通过有效控制磨粉机磨制的粉子和收尘粉的加入量、-200目的粉料粒级纯度和粉料中不同粒度的比例来有效降低沥青的配入量,以此达到降低沥青消耗的目的。对炭阳极生产节能减排、降本增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将对提高铝用炭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降低炭阳极的制造成本的方法,在炭阳极生产配方中控制磨粉机磨制的粉子在干料中的比例30-40%,收尘粉和磨粉机磨制的粉子的质量百分比10-20%;控制粉料的粒级纯度,其中:0-100目占10-15%,100-200目占25-40%,-200目占45-60%,粉料的比表面积控制在3.5~4.5g/m2。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炭阳极配方中控制磨粉机磨制的粉子在干料中的比例30%,收尘粉和磨粉机磨制的粉子的质量百分比10%;控制粉料的粒级纯度,其中:0-100目占15%,100-200目占25%,-200目占60%,粉料的比表面积控制在3.5~4.5g/m2;生产的炭阳极煤沥青的配入量减少了1个百分点,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实施例2
炭阳极配方中控制磨粉机磨制的粉子在干料中的比例40%,收尘粉和磨粉机磨制的粉子的质量百分比10%;控制粉料的粒级纯度,其中:0-100目15%,100-200目25%,-200目占60%,粉料的比表面积控制在3.5~4.5g/m2。生产的炭阳极煤沥青的配入量减少了1.2个百分点,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281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超细钛粉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氧化铝投料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