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肿瘤多肽HUSP-48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97929.1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27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童强松;郑丽端;王晓静;方二虎;叶霖;李聃;宋华杰;杨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C07K14/00 | 分类号: | C07K14/00;C07K19/00;A61K38/16;A61K47/42;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泰山北斗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50 | 代理人: | 程千慧 |
地址: | 430022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肿瘤 多肽 husp 48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杀伤肿瘤细胞的多肽及其应用,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还涉及一种抗肿瘤多肽及其应用,所述抗肿瘤多肽包括肿瘤细胞杀伤结构域和穿膜结构域,穿膜结构域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的抗肿瘤多肽的穿膜结构域本身没有细胞毒性,但连接肿瘤细胞杀伤结构域后,有明显的抑制肿瘤增殖、迁移侵袭的效应。本发明的抗肿瘤多肽,不仅可以单独作为抗肿瘤的生物治疗药物,还有望结合其他治疗方式来抑制肿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肿瘤靶向治疗领域,更特别地,涉及一种可杀伤肿瘤细胞的多肽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在传染病得到控制之后,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已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全球癌症新发病例1000多万,死亡700多万,男性530万,女性470万,占总死亡人数的12%,在多数发达国家高达25%。在我国,恶性肿瘤已成为城乡居民的主要死因,占死亡原因20%以上。对恶性肿瘤的治疗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与资金,严重影响着经济建设与社会的发展。因此,寻找并开发安全、有效的抗肿瘤药物或方法已成为国际上的研究热点。
以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为例,是常见的好发于幼儿期的交感或副交感神经节的异质性恶性实体肿瘤,占幼儿恶性肿瘤的8-10%,其发病率为0.3-5.5/10万,仅低于白血病和中枢神经系统肿瘤。60%的病例为2岁以下,96%的病例发生在10岁以前。根据NB不同的分期,治疗方式也不尽相同;对于低危组,手术治疗往往可以治愈;对于中危组,采取手术切除并辅以化疗,治愈率介于70-90%;对于高危组,采取大剂量化疗、手术切除和放疗等,然而其治愈率仅为30%左右。近几年来,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恶性肿瘤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生物疗法在临床应用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使部分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并且使他们看到了根治的曙光。
近年来,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多肽和人工合成多肽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全球多肽类药物的研发已广泛涉足疫苗、抗肿瘤药物、心脑血管药物、抗病毒多肽以及抗菌活性肽、诊断试剂盒等方面。比如,一种含有NF-kB核定位序列(NLS)的细胞渗透肽证实能成为一个潜在的控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发展的治疗试剂;来自伊利诺伊大学的研究者通过对小鼠研究揭示,注射大豆肽lunasin可以明显降低其结肠癌的转移。这种多肽分子量小、穿透能力强、免疫原性及毒性低,而且易于合成,因此抗癌活性肽的研究对于肿瘤的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
因此,需要构建一种既能抑制肿瘤细胞生物学活性,又能高效入胞的新型多肽。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发明人制备了一种生物活性肽,并将该多肽与细胞穿膜肽通过共价键连接起来,达到既有靶向肿瘤细胞,又具有高效入胞的效果。
基于该研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杀伤肿瘤细胞的多肽,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NO:1所示。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可杀伤肿瘤细胞的多肽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抗肿瘤多肽,其包括肿瘤细胞杀伤结构域和穿膜结构域,所述肿瘤细胞杀伤结构域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优选地,所述穿膜结构域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优选地,所述穿膜结构域连接于所述肿瘤细胞杀伤结构域的N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抗肿瘤多肽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的抗肿瘤多肽的穿膜结构域本身没有细胞毒性,但连接肿瘤杀伤结构域后,有明显的抑制肿瘤增殖、迁移侵袭的效应。本发明的抗肿瘤多肽,不仅可以单独作为抗肿瘤的生物治疗药物,还有望结合其他治疗方式来抑制肿瘤。
附图说明
图1为多肽HUSP-48的HPLC图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79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