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灰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使用其制造的滤色器和包含该滤色器的显示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97662.6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723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赵锡镇;金秀虎;金正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F7/027 | 分类号: | G03F7/027;G03F7/004;G02B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 11410 | 代理人: | 唐雯 |
地址: | 韩国全***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灰色 感光性 树脂 组合 使用 制造 滤色器 包含 显示 元件 | ||
本发明涉及灰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使用其制造的滤色器和包含该滤色器的显示元件,该灰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包含颜料分散组合物、碱可溶性树脂、光聚合性化合物、光聚合引发剂和溶剂,颜料分散组合物包含选自红色颜料、绿色颜料、青色颜料、黄色颜料和紫色颜料中的1种以上和黑色颜料,其特征在于,灰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形成为具有2.5μm厚度的固化膜时,在460nm~530nm光谱波长处的透射率为30%以上且不到75%,在580nm~620nm光谱波长处的透射率为20%以上且不到75%,在690nm~780nm光谱波长处的透射率为20%以上。本发明的灰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的防外光反射效果非常优异,在显示元件中能够代替偏光板,解决了现有的高色(灰色)再现性和可加工性不足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灰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使用其制造的滤色器和包含该滤色器的显示元件。
背景技术
最近,在由柔性(flexible)原材料等的塑料制成的柔软基板上形成显示部、配线等,从而即使如纸那样弯曲也可进行图像显示的柔性显示元件受到关注。
柔性显示元件的应用范围多种多样,不仅应用于计算机的监视器和电视机,而且应用到个人携带设备,特别地,有机发光显示装置(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OLED)与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不同,不需要另外的光源,因此可实现相对薄的厚度,在这方面,为了柔性显示元件,在积极研究有机发光元件。
另一方面,为了实际地应用柔性显示元件,与现在的多样的显示器制品比较时,必须可实现全色,电力消耗必须变小,即使在室外也必须容易阅读。
在这种意义上,有机发光元件由于具有实现全色的可能性和低的电力消耗、快速的响应速度的优点,因此成为了作为柔性显示元件的光源最有用的资源。就现在的有机发光元件而言,需要用于保护有机发光元件免受氧和水分影响的包封阻隔(encapsulationbarrier)层,并且,为了即使在室外也容易阅读(outdoor readability),需要偏光板(polarizer)以维持高的明暗比(contrast ratio)。
但是,如果应用具有硬的特性的偏光板,则会产生柔性显示元件的柔软性降低的缺点。相反,如果不应用偏光板,则外部光透射进入柔性显示元件后,再次反射而出射,同时与本来由有机发光元件发出的光混色,在外部光源下的明暗比大幅减小。
由此,最近在积极研究对其进行改善,作为一示例,韩国公开专利第10-2013-0134494号中,提出了含有包含绿色着色剂和黄色着色剂的着色剂、粘结剂树脂和封闭异氰酸酯基的墨组合物,韩国公开专利第10-2013-0134498号中提出了含有包含红色着色剂和绿色着色剂的着色剂、粘结剂树脂和封闭异氰酸酯基的墨组合物。但是,在上述现有技术的情况下,存在实现高色再现性时色料的选择范围受到限制的缺点,同时多样的色区域的实现不足,而且,在图案形成性方面存在线缺陷和例如掏蚀等的可加工性不足,从而在该技术领域中要求持续改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韩国公开专利第10-2013-0134494号
专利文献2:韩国公开专利第10-2013-0134498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以往的高色(灰色)再现性和可加工性不足的问题,提供可以替代偏光板、同时防外光反射效果非常优异的灰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使用上述灰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制造的滤色器和包含上述滤色器的显示元件。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未经东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76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