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防泥石流灾害及泥石流产物再利用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179403.0 申请日: 2017-03-23
公开(公告)号: CN106801403B 公开(公告)日: 2019-07-02
发明(设计)人: 刘永健;韩冰;段海峰;马学东;刘春杰;谭悦;杨海吉;王宇 申请(专利权)人: 辽宁科技大学
主分类号: E02B7/02 分类号: E02B7/02;E02D17/20;E02B1/00
代理公司: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代理人: 史力伏
地址: 114051 辽宁***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预防 泥石流 灾害 产物 再利用 方法
【说明书】:

一种预防泥石流灾害及泥石流产物再利用的方法,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泥石流拦挡坝体泄洪效果差,易造成坝体损坏;没有针对较大石块对坝体冲击的预防措施的问题。其特征在于:包括在位于山腰的缓坡处建造拦石桩,在拦石桩的下方建造引水沟;在位于山脚下的位置处建造挡泥坝,在位于山脚下的挡泥坝的下方建造挡水坝,在挡泥坝的上部并排建造多个洪水排泄沟;以及对泥石流产物再利用等步骤。能够减少泥石流对挡泥坝的冲击,引导泥石流中洪水的流向,从而有效减小泥石流灾害程度及影响范围;并可分离出泥石流产生的泥和水,实现泥石流产物的再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然灾害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减小泥石流灾害程度及影响范围,并可分离出泥石流产生的泥和水,实现泥石流产物再利用的预防泥石流灾害及泥石流产物再利用的方法。

背景技术

泥石流是暴雨、洪水将含有砂石且松软的土质山体,经饱和稀释后形成的洪流;典型的泥石流由悬浮着粗大固体碎屑物、并富含粉砂及粘土的粘稠泥浆组成。泥石流常常具有爆发突然、来势凶猛、迅疾的特点,并兼有崩塌、滑坡和洪水破坏的双重作用,故其危害程度比单一的崩塌、滑坡和洪水更为严重,且范围更广。泥石流对居民点、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和水利工程等,都有巨大的危害:泥石流冲入乡村和城镇会淹没人畜,毁坏土地,造成较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泥石流也可埋没车站、铁路和公路,冲毁路基、桥梁,导致交通中断,影响人员的疏导和救灾。泥石流冲入水利工程中,会淤积在水库内、磨蚀水坝表面,甚至冲毁水电站。

现有的泥石流防治措施主要有以下三种:一种是在山区合理种植林木,防止水土流失;第二种是建立排导设施,规范泥石流流过的区域,避免泥石流流经建筑物和主要道路;第三种是在泥石流沟内,修筑各种拦挡坝,减少泥石流对下游建筑的破坏。由于第一种方式种植林木耗资大,见效慢,所以目前多采用后两种方式来防治泥石流灾害。

根据相关专利文献的检索,公布号为CN103882829A的“用于预防泥石流灾害的气泡混凝土挡墙及建造维护方法”,采用在斜坡脚下设置拦石墙并在拦石墙的迎坡面浇筑气泡混凝土的方法来预防泥石流灾害。公布号为CN104294843A的“预防山体滑坡泥石流灾害拱形挡土墙”,采用设置在山体岩石层上的柱桩坑中的柱桩为骨架,利用山石砌成拱形挡土墙,并在拱背设置导水层的方法来预防泥石流灾害。而公布号为CN105926544A的“一种经济型泥石流拦挡坝结构及其施工方法”,采用拦挡坝内部的混凝土砌块石、外部的坝体混凝土和顶部的溢流堰,以及品字形布置于坝体上的排泄孔来拦挡泥石流。前两种方法中的泥石流拦挡坝体,在遇到较大的泥石流灾害时无法产生泄洪的效果,极易发生坝体的损坏。上述方法也没有提及针对泥石流中夹杂的较大石块的预防措施,无法减少泥石流中较大石块对坝体的冲击。同时,现有的技术中均没有提到泥浆、洪水的再利用理念,也没有洪水和泥浆分离处理方法等的具体描述和提示。故有必要对现有的泥石流灾害防治方法予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减小泥石流灾害程度及影响范围,并可分离出泥石流产生的泥和水,实现泥石流产物再利用的预防泥石流灾害及泥石流产物再利用的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预防泥石流灾害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位于山腰的缓坡处建造拦石桩;拦石桩位于山腰的缓坡处,且与水平面成90度、等间距均匀排布;布置的拦石桩能够有效地减少泥石流中较大石块的数量和质量,从而减小泥石流对山脚下部的冲击;

步骤二、在拦石桩的下方建造引水沟;拦石桩的下方挖掘1~2道引水沟,并且引水沟朝向远离坝体的方向倾斜,以引导部分泥石流的流向,对上部泥石流中洪水进行分流;从而防止大量泥石流沿山坡流下,对坝体产生强烈冲击;

步骤三、在位于山脚下的位置处建造挡泥坝;

步骤四、在位于山脚下的挡泥坝的下方,建造挡水坝;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科技大学,未经辽宁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94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