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氯酚酸钠眼用制剂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73337.6 | 申请日: | 201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063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孙先法;顾姣姣;何鹏华;朱松;张炜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汉晨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08 | 分类号: | A61K9/08;A61K31/196;A61K47/12;A61P29/00;A61P2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递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14 | 代理人: | 田丰 |
地址: | 226132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氯酚酸钠眼用 制剂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氯酚酸钠眼用制剂,属于制剂领域,由以下组分组成,含有有效成分双氯酚酸钠,以双氯芬酸钠为1mg/ml作为计量基准,缓冲盐2‑30mg/ml、助溶剂20‑100mg/ml、抑菌剂20‑200μg/ml和适量pH调节剂,其余成分为注射用水,pH值为7.0‑9.0,所述眼用制剂为滴眼液,可以有效减少双氯芬酸钠对眼部的刺激性,以及增强双氯酚酸钠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氯芬酸钠眼用制剂。
技术背景
双氯芬酸钠眼用制剂,尤其是滴眼液,双氯芬酸钠属于非甾体抗炎药,由于消炎、镇痛类药物的特有属性,使得这类药在制成的制剂具有很强的刺激性,相关机理尚未清楚,大量的临床报道约有15%的患者在使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的时候,眼睛有短暂的刺痛感。目前眼科常用的NSAIDS(非甾体类消炎药)有普南扑灵滴眼液、安贺拉滴眼液、欧可芬滴眼剂、吲哚美辛滴眼剂、双氯酚酸钠滴眼剂等。
普南扑灵滴眼液: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明,0.1%普南扑灵滴眼液具有很好的抗炎作用,副作用有刺激感、结膜充血、瘙痒、眼睑红肿和产生分泌物等,停药后自行消失,不影响疗效。
安贺拉滴眼剂(0.5%Ketorolactrontramine,商品名为安贺拉,Acular)的副作用是滴药后短暂的刺痛及烧灼感,发生率为40%,其他不良反应主要有变态反应(3%)及眼表面感染(0.5%)。
氟比洛芬钠滴眼剂(0.3g/L,Flurbiprofen Sodium,商品名为欧可芬,Ocufen):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新药。
欧可芬滴眼剂含氟比洛芬钠、聚乙烯乙醇、乙汞硫代水杨酸钠、依地酸二钠等,副作用主要有烧灼感、短暂的视力模糊、刺痛感及轻微的眼部刺激症状以及抑制血小板聚集等。有出血倾向或同时使用其他使出血时间延长药物的患者应慎用。
吲哚美辛滴眼剂(Indometacin,露奇):其主要不良反应有眼部烧灼感及刺痛感。
双氯酚酸钠滴眼剂:是环氧酶抑制剂苯乙酸类的唯一代表,它通过减少细胞内可利用的花生四烯酸,既抑制了环氧酶的通路,又抑制了白细胞三烯的通路。据报道,双氯芬酸钠能明显减轻白内障手术后的不适感,以术后24h最明显。其他研究还表明它可预防术中瞳孔缩小,减少术后炎症反应。另外,激光放射状角膜切开术后局部使用双氯芬酸钠可降低角膜前列腺素E2的水平及减少白细胞的炎性浸润。临床上常用1g/L双氯芬酸钠滴眼剂来消除眼科手术前后的炎症症状,治疗术中、术后并发症及其他非感染性眼炎,缓解外伤或手术后的疼痛、炎症及肿胀。
双氯酚酸钠最大的副作用是具较强的刺激性,患者较难接受,但其临床疗效是值得肯定的,并经大量的临床试验所证明的。
因此如何降低双氯芬酸钠对眼部的刺激性,并提高双氯芬酸钠眼用制剂的稳定性,成为目前双氯芬酸钠眼用制剂研发的重要难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氯芬酸钠眼用制剂,其中,由以下组分构成,含有有效成分双氯酚酸钠,以双氯芬酸钠为1mg/ml作为计量基准,缓冲盐2-30mg/ml、助溶剂20-100mg/ml、抑菌剂20-200μg/ml和适量pH调节剂,其余成分为注射用水,pH值为7.0-9.0。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双氯芬酸钠眼用制剂,其中,由以下组分构成,含有有效成分双氯酚酸钠,以双氯芬酸钠为1mg/ml作为计量基准,缓冲盐5-25mg/ml、助溶剂30-80mg/ml、抑菌剂50-150μg/ml和适量pH调节剂,其余成分为注射用水,pH值为7.5-8.5。
其中抑菌剂优选双乙酸钠。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双氯芬酸钠眼用制剂,其中,所述眼用制剂优选滴眼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汉晨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汉晨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33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