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系留气球囊体地面托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69982.0 | 申请日: | 201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765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岩;王祖兵;李浩;吴斌;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B1/50 | 分类号: | B64B1/50;B64F1/14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4114 | 代理人: | 徐伟 |
地址: | 23008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系 气球 地面 托举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系留气球囊体地面托举装置。主要由软质承载垫、拱形托架、滑轨、快速止动销和固定支架组成。适用于200m3~12000m3系留气球地面锚泊时托举气球囊体,固定支架安装在系留气球地面锚泊设备的回转平台前端,拱形托架通过固定轴和快速止动销与固定支架连接,拱形托架通过滑轨沿固定支架的导向槽前后移动,并且可以在指定的位置锁定。软质承载垫安装于可移动托架顶部,与地面系留气球的囊体接触,既防止囊体磨损,同时又起到缓冲的作用。运输时拱形托架通过导向槽进行90°翻转并锁定,本发明操作方便,对系留气球地面停泊时的起到限制囊体下沉和限位的作用,采用“门”形结构设计,保证拱形托架具备足够的刚度承受系留气球的下沉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系留气球的地面锚泊领域,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系留气球囊体地面托举装置。
背景技术
系留气球是利用浮力实现空中浮升,作为各种通讯、监测和雷达等设备的搭载平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无可比拟的优势。系留气球一般存在空中系留和地面锚泊两个工作状态。因为系留气球本身工作特性以及对天气变化的依赖型比较大的特点,一般来说,地面锚泊的时间要远大于空中系留。
现有200m3~12000m3系留气球地面锚泊时防止囊体下沉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提高囊体离地高度,虽然可以防止囊体下沉时擦地,但囊体上下浮动时无法保证设备稳定;
(2)左右安装两个充气柱,虽然可以托举囊体,但当下沉风或雨雪造成的下沉力过大时,充气柱刚度不足,容易向两侧折弯,起不到托举作用,且充气柱与囊体接触面积小,受力不均。
(3)安装较大体积的充气垫,虽然可以满足囊体托举使用,但是影响缆绳收放的操作,每次收放必须拆除,工作量大,使用不便。
囊体托举装置一般位于系留气球地面系留设施的前端,气球收放时需要工作人员有足够的空间在此位置操作缆绳收放,因此,为了保证系留气球系留时可靠和安全,同时又不影响气球收放操作,囊体托举装置必须能够可靠地实现承载,同时还要有足够的空间满足人员通过和正常运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系留气球囊体地面托举装置。
一种系留气球囊体地面托举装置,包括软质承载垫1、拱形托架2和两个固定支架3;所述软质承载垫1安装在拱形托架2上方;所述拱形托架2为门字形桁架结构,所述固定支架3为长方体桁架结构,所述固定支架3的长、宽尺寸与拱形托架2为门字形竖直部分横截面的长、宽尺寸分别相同,所述拱形托架2的门字形两个竖直部分的下方分别连接一个固定支架3;拱形托架2与两个固定支架3之间设有滑轨,拱形托架2通过滑轨在固定支架3上前后滑动调整位置,且在调整的位置上实现锁定;运输时,拱形托架2连同软质承载垫1在所述轨道上实现90°翻转并锁定在固定支架3的侧面。
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如下:
所述软质承载垫1由气囊11和充气阀12组成,所述充气阀12位于气囊11底部,通过充气阀12实现对气囊11的充气和放气,通过控制气囊11充气量来调节软质承载垫1的承载能力;软质承载垫1通过绑扎的形式固定在拱形托架2上方。软质承载垫1的最高部位离固定支架3的地脚高度H1大于2.7米,拱形托架2底部离固定支架3的地脚高度H2小于1.8米,满足正常站立情况下对充气阀12进行操作。
所述滑轨包括移动滑轮24和固定滑轮34;拱形托架2的门字形两侧的竖直部分的底部,在位于长度方向的一端均设有两件移动滑轮24,两件移动滑轮24沿宽度方向排列;所述固定支架3的顶部设有两件固定滑轮34,两件固定滑轮34的位置在相对于拱形托架2的两件移动滑轮24的另一端的端部,两件固定滑轮34沿固定支架3的宽度方向排列;所述两件移动滑轮24和两件固定滑轮34形成一道滑轨,拱形托架2与两个固定支架3之间共有两道滑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699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