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梁体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40671.1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173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杨培诚;孔卫杰;郑邦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隧道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10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段秋玲 |
地址: | 40132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梁体的施工方法,属于梁体施工技术领域。该施工方法包括:架设施工支架,施工支架具有至少一半的待施工的轨道梁体的承载力;以施工支架为基础,完成至少一半的待施工的轨道梁体的施工;待施工的轨道梁体的施工完成后,施工完成后的轨道梁体与已完成的其余节段的轨道梁体的相应部分对接,完成施工完成后的轨道梁体的荷载转换;以施工支架为基础,完成剩余的待施工的轨道梁体的施工。本发明所公开的轨道梁体的施工方法中的施工支架只具有至少一半的待施工的轨道梁体的承载力,就可已完成轨道梁体的全部施工工序,因此,可以使施工支架的结构部件减少,进而使施工支架的结构简单,达到降低施工成本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梁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轨道梁体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交通建设快速发展,铁路作为交通运输的主要枢纽工具,其建设的成本和效率对交通的健康运营起着重要作用。
目前,由于地形等外在因素的影响,轨道梁体需建设在高架桥上,以减少对现有的既有规划产生影响。具有站台的交通枢纽站若建设在高架桥上,因所述交通枢纽站需配置站台梁,该交通枢纽站处的轨道梁体的横向跨度尺寸增大,会包括至少一个站台梁和多道梁体。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不足:
现有技术中,具有站台梁的轨道梁体在施工时,通常是先施工除站台梁外的其余梁体,最后再施工站台梁,所有梁体施工完毕后,最后进行梁体节段之间的对接。
但是由于梁体数量众多,需采用具有能承载所有梁体的承载力的施工支架进行施工,为了使施工支架具有更高的承载力,这就使施工支架的结构部件增多,进而造成施工支架结构复杂,施工成本较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因施工支架需具有能承载所有梁体的承载力的特点,而使施工支架的结构部件增多、结构复杂且施工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梁体的施工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轨道梁体的施工方法,适应于轨道梁体的施工,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
架设施工支架,所述施工支架具有至少一半的待施工的轨道梁体的承载力;
以所述施工支架为基础,完成至少一半的待施工的轨道梁体的施工;
待所述待施工的轨道梁体的施工完成后,施工完成后的轨道梁体与已完成的其余节段的轨道梁体的相应部分对接,完成施工完成后的轨道梁体的荷载转换;
以所述施工支架为基础,完成剩余的待施工的轨道梁体的施工。
进一步地,所述轨道梁体包括单线梁、站台梁和双线梁,所述单线梁相对架设有两个,所述双线梁架设在所述两道单线梁之间,所述双线梁和每个所述单线梁之间均架设有所述站台梁。
进一步地,所述架设施工支架包括:
沿纵向打设多排钢管桩;
在所述钢管桩的顶部固定安装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所述钢管桩的顶部一一对应设置;
在位于同一列的所述支撑柱的顶部上间隔安装有主横梁;
沿纵向在所述主横梁上架设贝雷梁;
在所述贝雷梁上安装分配梁。
更进一步地,所述钢管桩的顶部和所述支撑柱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垫板,所述垫板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钢管桩的顶部的横截面积和所述支撑柱的底部的横截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隧道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隧道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06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吊装与行走结合的缆载吊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钢桁梁桥道砟槽板高效安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