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玻璃加工部件中能够对筒内壁进行同步刮削的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30428.1 | 申请日: | 2017-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257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云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江志诚钢化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79/02 | 分类号: | B23D79/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0 | 代理人: | 马碧娜 |
地址: | 618100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南***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加工 部件 能够 内壁 进行 同步 刮削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玻璃加工部件中能够对筒内壁进行同步刮削的结构,转盘上方设置有定时盘,定时盘的外壁内凹形成缺口,转盘上设置有卡紧柱,定时盘的外部设置有卡紧板,卡紧板的外壁内凹形成弧面凹槽,卡紧板的外壁内凹形成导向槽;转盘下方设置有动力机构,动力机构与转盘之间设置有连接轴一,连接轴一与动力机构和转盘连接,连接轴一的外壁上套有齿轮一,卡紧板下方设置有连接轴二,连接轴二的外壁上套有齿轮二,齿轮一和齿轮二之间设置有链条,链条同时套在齿轮一和齿轮二的外壁上并与其啮合。该结构采用机械同步转动的方式进行定时进刀,既保持了进刀的平稳性和一致性,也保证了进刀的准确性,尤其是在精密内壁加工时,刮削质量得到了保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在玻璃加工部件中能够对筒内壁进行同步刮削的结构。
背景技术
玻璃在常温下是一种透明的固体,在熔融时形成连续网络结构,冷却过程中粘度逐渐增大并硬化而不结晶的硅酸盐类非金属材料。普通玻璃的化学组成是Na2O·CaO·6SiO2,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用来隔风透光,属于混合物。另有混入了某些金属的氧化物或者盐类而显现出颜色的有色玻璃,和通过特殊方法制得的钢化玻璃等。有时把一些透明的塑料(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也称作有机玻璃。
最初由火山喷出的酸性岩凝固而得,约公元前3700年前,古埃及人已制出玻璃装饰品和简单玻璃器皿,当时只有有色玻璃。约公元前1000年前,制造出无色玻璃。公元12世纪,出现了商品玻璃,并开始成为工业材料。18世纪,为适应研制望远镜的需要,制出光学玻璃;1874年,比利时首先制出平板玻璃。
1906年,美国制出平板玻璃引上机,此后,随着玻璃生产的工业化和规模化,各种用途和各种性能的玻璃相继问世。现代,玻璃已成为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材料。
在现在玻璃生产中的设备制造时,其设备中,对于一些圆环或圆筒内壁质量要求较高,传统的加工刀具在刮削时都是采用连续进刀,其速度快,但是振动大,相互之间无制约,定位或者振动幅度超过设定值时,由于其快速且连续的进刀,就会造成内壁结构破坏达不到要求,无法及时阻断,出现废料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加工刀具在定位或者振动幅度超过设定值时,其快速且连续的进刀,就会造成内壁结构破坏达不到要求,无法及时阻断,出现废料的情况,设计了一种在玻璃加工部件中能够对筒内壁进行同步刮削的结构,该结构采用机械同步转动的方式进行定时进刀,既保持了进刀的平稳性和一致性,也保证了进刀的准确性,尤其是在精密内壁加工时,刮削质量得到了保证。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在玻璃加工部件中能够对筒内壁进行同步刮削的结构,包括转盘,所述转盘上方设置有定时盘,并且定时盘与转盘固定,定时盘能够绕着其自身轴线转动,定时盘的外壁内凹形成缺口,转盘上设置有卡紧柱,卡紧柱设置在定时盘外部,卡紧柱设置在缺口的中心延长线上,在定时盘的外部设置有卡紧板,卡紧板的外壁内凹形成若干个弧面凹槽,且弧面凹槽与定时盘没有设置缺口的外壁相互配合,卡紧板的外壁内凹形成若干个导向槽,每个导向槽设置在两个相邻弧面凹槽之间,随着转盘转动,卡紧柱能够依次在每个导向槽中移动;在转盘下方设置有动力机构,动力机构与转盘之间设置有连接轴一,连接轴一同时与动力机构和转盘连接,连接轴一的外壁上套有齿轮一,卡紧板下方设置有连接轴二,连接轴二与卡紧板底部中心固定,连接轴二的外壁上套有齿轮二,齿轮一和齿轮二之间设置有链条,链条同时套在齿轮一和齿轮二的外壁上并与其啮合。
卡紧板的顶部安装有刀具安装柄,刀具安装柄的外壁上安装有刀具。
卡紧柱的直径小于导向槽的宽度。
导向槽设置在两个相邻弧面凹槽之间中心线上,并且所有导向槽的延长线相交于卡紧板的中心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江志诚钢化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中江志诚钢化玻璃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04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